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加快推进湖南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

时间:2015-07-1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刘沛林
  
    

  文化与科技、旅游的融合发展,既是世界潮流,也是国家战略;既是国家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主体,也是湖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近年来出现的“数字地球”“互联网生存”“智慧旅游”等新词汇,都是当今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的产物。如何加快推进湖南文化与科技、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以下几点建议。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促进湖南文化与科技、旅游的“双重”融合和发展。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高精度的传感装置,及时收集和发布各项旅游数据,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智能处理和方便利用的效果。中国的智慧旅游刚刚起步,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在此方面占领高地。建议通过加强湖南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旅游酒店、智慧旅游购物、智慧旅游网络营销系统等方面建设,及时了解各个旅游景区不同时段的游客总量和环境容量、旅游酒店的客房满客率、不同时段不同交通线上的车辆分布及其交通优化方案、不同时段可能出现的游客购物高峰、各旅游网点的营销策略等,从根本上推动湖南文化与科技、旅游的“双重”融合和发展。
  
  以产学研合作为重点,构建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学科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的协同创新,推动湖南文化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议重点突破数字影视、数字出版、动漫制作、演艺科技、数字景区、虚拟旅游以及其他文化产品创意、生产、传播、运营、消费等环节的关键技术,提高湖南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的效益。
  
  以湖湘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特色旅游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湖湘特色文化旅游,大湘西文化生态旅游圈、湘中梅山文化旅游圈、湘东红色文化旅游圈、湖湘风情旅游小镇等的建设是当务之急;二是鼓励结合各地文化基因打造类似张家界《天门狐仙》等旅游演艺类的数字化旅游文化娱乐产品;三是尽快抢救湘绣、湘瓷、湘茶、苗族歌鼟、常德丝弦、安化千两茶号子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展陈等方式,尽可能转化为旅游吸引物。
  
  创新文化保护区经济补偿制度,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借鉴生态补偿的政策,开展传统文化保护区经济补偿试点,确立“谁保护、谁受益(受到补偿);谁破坏、谁付费;谁受益(享受文化服务)、谁补偿”的基本原则,完善文化旅游保护的制度体系。
  
  多方支持文化与科技融合,确保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省政府应通过“文化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基金”,扶持中小型旅游文化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和发展;二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和旅游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为中小企业搭建更多融资平台;三是创新参股制度,切实贯彻李克强总理2014年7月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讲话精神,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技术作为资本的参股制度,切实推进湖南文化与科技、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编辑:内容管理员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