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张鸿雁等:推动新时代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智库担当

时间:2018-12-21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张鸿雁 刘惟蓝 孙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江苏智库峰会近日在南京举行。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江苏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构建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专家发言摘编,以飨读者。

思想解放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与城乡高质量发展

张鸿雁

在以往的经验中,有很多他山之石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再创新,并根据本地具体情况进行融合创新加以应用。在全球一体化特别是在全球网络化的时代,更应该解放思想,摒弃落后的传统思维,创造跨跃式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城乡高质量发展观念创新:

从思想解放到生产方式解放

要深刻认识“创新的土壤比创新本身更重要”和“发展方式比发展本身更重要”的理念,寻求更广泛的优化发展方式和国际化空间。创造适应网络智慧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发展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创新发展方式,认识当代“全球新文化产业分工”的现实特点和发展趋势,即任何单位和个体、任何城市和村庄,甚至每个个体都可以参与全球新文化产业分工。

从城乡融合的角度认识城乡高品质发展的模式和动力。中国虽然仍处于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之中,但是乡村社会发展已经类型化、多层次化、差异化甚至形成两极化模式,要推行有针对性、有利于地方特色发展的政策,并在城市化过程中完成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对应全球一体化发展需要,运用“田园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和“紧缩城市理论”等经典理论来规划、改造和建设乡村。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必须以创造充分就业和创业机制为己任,这是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通过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文旅融合和“文化+”“智慧+”等方式,创造乡村的特色和城市的特色。特别是注重创造有江苏特色的城乡融合成长的机制。

乡村振兴方式与路径创新:

从乡村文化自觉到城市文化自觉

乡村振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现代乡村回归传统文化;另一种是使乡村成为有契约精神的市民社会,但景观仍然是田园风光。面对世界农业经济和农业科技的革命性变革,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思维方式,改变以往落后地区搞农业、发达地区搞工业的分工,要高起点地创造“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旅居农业”等。中国科技的发展已经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乡村振兴就是要网络+智慧+创意旅文+文化资本+N等。

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书中提出“中轴理论”的五个方面变化。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职业方面: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是创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4.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5.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同时,还指出未来城市形态是无底、无形、无边的。城市化本质上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是新文化与契约精神的普及。

城乡融合发展方式创新:从国际视野到全球城市价值链的高端介入

城乡融合发展主要是城市文明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引领、普及和融合创新。城乡融合需培养相对完善的现代文化人格,在法治社会的意义上建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生活品质。从本地智慧资本到全球城市价值链的高端介入,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愿景之一。特色竞争力是所有城市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既适合乡村的发展,又适合各类城市的发展,也是全球化与网络时代的竞争手段。全球化指数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国际化的资本流动”“全球性的文化价值集成性”“国际贸易开放程度”“全球化的科技与创意交流”“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等。重视从全球化指数建构到全球化指标的建构(中国很多城市都在对标全球城市的指标体系),是全球城市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介入的必要方式。

创造新经济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放大“区域资本再生产的能力”,提升省域范围的政策、空间、人才、策略、服务能力的资本再生产能级,特别是建构国际化的人才集聚与流动高地,降低创业门槛,使城市和乡村均具有宜居性。创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特色文化竞争力“三力结构”的合力,进而使城乡融合和城乡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可持续动力。


(作者系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江苏城市智库理事长,江苏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江苏城市现代化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


以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引领开发区率先高质量发展

刘惟蓝

开发区率先高质量发展,既是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内在要求,又可以为全省其他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示范、经验借鉴。开发区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全省131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全省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4/5的实际使用外资。可以说,没有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全省的高质量发展。

江苏的开发区具备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当前江苏的开发区仍处在转型期,大而不强的特征较为明显,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1.经济高速增长与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矛盾凸显。开发区传统产业和一般制造业比重较大,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生产过程主要集中在一般加工组装环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按照比较优势定位的国际产业分工中,大多数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从每平方公里产出看,江苏开发区与国际先进开发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德国阿德勒肖夫(Adlershof)科技园每平方公里产出约34亿美元,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每平方公里产出超过20亿美元,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区每平方公里产出近15亿美元,而江苏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每平方公里产出仅2.3亿美元。2.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缺陷进一步凸显。在对外贸易方面,自主品牌占出口产品的比重低,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而且长期逆差。在利用外资方面,开发区的外资长期以亚洲地区投资为主,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相对较少;利用外资的方式较单一,以绿地引资为主;外资的产业分布、区域分布过度集中。在开发区的布局形态方面,不同类型的开发园区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水平分工特征明显,区内企业在数量上简单汇合多、在空间上地理聚集多,功能雷同,产业同构较为明显,大大降低了开发区的资源配置效率。3.精简高效的体制优势趋于弱化。改革开放初期,开发区作为经济区域而设立,设立的初衷是精简高效、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现在,随着开发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发区管委会的管理范围日益扩大,管理职能全能化,机构日益膨胀,许多开发区趋同于一般行政区,体制回归趋向明显,大大削弱了开发区精简高效、小机构大服务的优势。

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立江苏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应重点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产出效益指标。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为提高开发区的产出效率,应着重考核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等反映开发区投入产出效率的指标,以推动开发区彻底摒弃GDP挂帅,摆脱规模依赖,把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结构优化指标。结构调整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推进开发区结构优化升级,应着重考核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水平,产能利用率等反映开发区结构效益的指标,以推动开发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科技创新指标。创新是引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为进一步增强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着重考核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企业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投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反映开发区科技进步的指标,以推动开发区发展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开放合作指标。开放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提升开发区的开放合作水平,应着重考核国际科技合作、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自主品牌占出口产品的比重、服务贸易比重,省内南北共建园区、跨省共建园区、国际合作园区产出效率等反映开发区开放合作水平的指标,以促进开发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绿色生态指标。绿色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促进开发区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应着重考核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循环化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监测监控等反映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指标,以促进开发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作者系紫金传媒智库特聘研究员、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孙志高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六个体系和一个机制。其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又是最核心的问题。可以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基础。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内涵。结合省情实际,江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体现六方面内涵。1.创新动力强劲。科技创新成为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产业体系完善。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体系更加完善,现代服务业带动支撑功能显著增强,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处于领先水平。3.市场主体活跃。企业竞争力大幅提高,成为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的中坚力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产品,企业品牌价值充分彰显。4.高度开放合作。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全面形成,“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好统筹应用,集聚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5.城乡区域协调。产业分工合理、联动协作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产业组织化程度高、地方特色鲜明、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城乡区域发展状态全面展现。6.经济体制健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彰显,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江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问题。1.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产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全省企业研发支出比重偏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创新资源潜力尚未充分发挥,部分主导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2.江苏省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二,但产业发展质效亟须加快提升。全省产业结构偏重特征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发展效率不高,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都不高。3.江苏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全国居首,但“有高原无高峰”现象较为突出。世界500强企业、千亿市值公司、创新型企业、国际知名品牌和自主品牌等数量,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相差较大,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不强。4.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缺少比较优势。高质量外资企业比重偏小,服务业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开发区转型升级、重塑优势面临较大挑战,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功能地位亟待提升。5.江苏省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但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各地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产业发展碎片化、无序化、同质化现象突出,城乡间产业发展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6.江苏省产业低碳循环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绿色发展路径尚未确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产业绿色化转型任务艰巨。

江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和举措。1.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中国产业创新高地。进一步聚焦优势领域,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流创新载体平台,以国际化的平台吸引国际化的高端人才;打通创新成果产业化链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智造中心。重点培育壮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注重提升产业智能化融合化水平,切实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引领支撑作用,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3.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培育世界一流企业集群。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扶持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促进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分工协作、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体系。4.塑造双向开放优势,打造全方位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大力培育综合性高能级重大开放平台,努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产业开放合作水平。5.推动产业分工协作,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健全产业分工协作机制,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聚力打造地标性产业集群,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保障。6.提升全球配置能力,建设国际化高端要素集聚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中心和全国性产业金融中心,不断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7.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公平、透明、精准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最大程度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作者系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规划处处长)

“再创新、再开放”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章寿荣

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在实践中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的新型发展模式,进而顺应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潮流与时代要求,以创造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智慧。

“再创新、再开放”是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根本路径

创新、开放是中国经济奇迹产生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以江苏为代表的东部沿海省份,创造性地整合劳动力、土地等较为优势的生产要素,通过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市场,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东部奇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之变,从深层次看则来自创新、开放两大动能的集中释放。其中,创新是内源动力或内生动力,开放是外源动力或外生动力。过去40年的创新与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跟随创新与集成创新、出口导向型的单向开放实现了经济的数量型扩张。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再创新、再开放”。伴随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消退,数量型扩张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必然转向创新驱动。但以往的创新以引进创新、模仿创新为主,随着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缩小,“模仿红利”逐渐消失,唯有“再创新”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上一轮开放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开放以单向开放为主,即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随着我国要素禀赋升级以及大国效应显现,出口导向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制造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推进“再开放”,塑造全方位开放新优势势在必行,这也是打开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的必然选择。

“再创新”激活经济高质量

发展内源动力

推动原创性基础上的再创新。在创新谱系中,“从0到1”的原始创新具有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大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云激荡,我们不能满足于“从10到100”或“从1到10”的跟踪模仿创新的成就,而要依托大院大所,激活创新生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拿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科技创新高地的气魄,以舍我其谁的勇气聚力突破原创性动力这一瓶颈,力争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有一定基础的领域率先突破,构筑全球引领性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创新源泉。

推动面向世界的品牌再创新。发展品牌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初期,在短缺经济和区域市场尚未充分开放的条件下,我国诞生了一大批民族品牌,其中不少名牌在后来的开放竞争中走向衰亡。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国际化的竞争优势。新形势下发展品牌经济,需要塑造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品牌,在参与全球性竞争中锻造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中国企业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战略选择。

推动创新文化、创新生态上的再创新。创新活动不是孤立的,不是创新要素的简单堆砌。只有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才能让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国内外经验表明,创新生态离不开利益驱动,少不了资本燃料,更不能熄灭创新文化之火。新形势下推进再创新,要在涵养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生态上做足文章,特别在创新文化上要有一种直觉创新的精神,要有创新的热情、责任心和动力。重点要在法律保护、财富驱动和精神激励多重机制作用下,淬炼企业家勇于突破瓶颈、革故鼎新的闯劲。

“再开放”厚植经济高质量

发展外源动力

为集聚全球高级要素再开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级要素的充沛供给。一方面,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自我积累、自力更生才有出路;另一方面,任何经济体拥有的高级要素都是有限的,必然要参与全球分工集聚高质量要素。我国各经济主体要跳出过去单向开放中的代工者定位,树立面向国际整合全球资源的全新视野,以我为主参与全球资源要素配置,高质量整合全球高级要素,致力于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本土跨国公司,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新型开放主体。

为产业迈向中高端再开放。在上一轮开放中,我国以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切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带动外向型产业集群式爆发,成为制造业大国。同时,传统路径依赖导致大量产业陷入中低端结构性锁定,增加了迈向中高端的难度。未来我们要积极探索在研发、设计、营销、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新路径,让中国品牌、中国创造、中国设计成为再开放的新内涵。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再开放。庞大的、开放性的内需市场为本土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这是中国企业独特的“主场优势”。经过国内市场的历练,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走出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推动生产型企业“走出去”,同时还需要鼓励金融、法律、会计、服务机构等一起“走出去”,打造集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贸易投资促进、风险防控等为一体的“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为生产型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保障。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促进江苏高质量发展

张为付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解决了温饱和富裕问题,而之后如何发展,就需要发展服务业,这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根本原因。服务业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行业,最早主要为商品流通服务。随着城市的繁荣,居民的日益增多,不仅在经济活动中离不开服务业,而且服务业也逐渐转向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为主。社会化大生产创造的发达的社会分工,促使生产企业中的某些为生产服务的劳动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为生产服务的独立行业。

现代服务业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其本质是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和扩展化。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如下特征:两新:新服务领域、新服务模式。三高:技术含量高、服务增加值高、人力资源智力高。四集:关联产业的集群性、空间地理的集聚性、研发人员的集中性、市场营销的集体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般原则是: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基础性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性服务业公平化。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主要由市场决定,基础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主要由政府主导。

当前,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制造业服务化。随着产品复杂程度提高、用户需求日趋个性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推下,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当今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从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制造业服务化正在推动“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转型。2.服务业制造化。服务业制造化是指服务业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以实体产品为载体,进入制造业领域,生产相应产品,完成向制造业企业的转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正在引领“服务业制造化”的发展潮流,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服务业企业向制造业领域拓展。服务业企业通过在传统制造业的上中下游深度嵌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现代化升级:初级的上游原材料供给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升级成为智能仓储物流,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向工厂输送原料;中游生产环节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升级,成为先进的智能工厂,能够高效、智能、定制化地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也有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产品本身,使之升级为智能产品;下游的销售和售后等相关服务环节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销售和在线服务。此外,互联网企业还会把自己专长的服务业管理方案运用到制造业中,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3.服务外包化。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外包强调技术,更多涉及成本和服务,如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等;业务流程外包强调业务流程,解决有关业务的效果和运营的效益问题,如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知识流程外包是服务外包的高端部分,解决的是发包企业依靠自身技术无法实现的服务,如数据分析服务、市场情报服务、专业技术服务。4.全球价值链分工促使服务业和制造业分离。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服务的可贸易性大大增强,这诱使企业按照各地的要素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服务环节。全球价值链分工将会促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集聚地,而高端人力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地。

现阶段,要重视通过现代服务业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1.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质量,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导向,全面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的“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改革。2.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引导生产性服务企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并与当地优势制造业深度融合,相互促进,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3.提高公共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引入民营和外资企业,扩大公共性服务业的供给主体,解决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引导公有制的公共性服务资源向落后地区倾斜和转移。4.协调发展基础性服务业,展示政府管理能力。较高的基础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可以充分地体现当地政府的资源协调和社会管理能力,是一个地区吸引投资的重要倚仗。当前江苏道路、桥梁、电网等主要基础设施总量和质量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部分地区特别是乡村的基础设施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且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明显不足,未来大有可为。


(作者系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

苏南模式及其转型的导向意义

成长春

苏南地区是改革开放的践行者和见证者。苏南模式最早由费孝通先生于1983年提出,以乡镇及县市集体经济为特征,包括了江苏南部(苏州、无锡、常州)主流企业发展路径。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发展的缩影,苏南模式的发展对江苏甚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开启现代化新征程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价值。

苏南模式的核心内涵是“三为主一共同”,即在所有制结构上以集体经济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在运行机制上以市场调节为主,一个共同就是走共同富裕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带动城镇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是从外向型经济到开放型经济,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沿海开放战略和浦东开发开放先后实施,苏南地区利用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浦东,外资、外贸、外经(简称“三外”)齐上,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1997年起,苏南乡镇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股份化与民营化改制,经历了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演变轨迹。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苏南主动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打造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国际制造业基地,经济集约化水平迅速提高,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过程中,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一体化。新苏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在发展理念上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发展手段上实行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紧密结合,在发展动力上坚持自主创新发展。

苏南模式的转型对我国转型发展方式具有示范意义。苏南模式在发展初期的增长方式还是传统的、粗放的,其发展模式突出一个“快”字,并在快中求好。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如下矛盾:高产值和低收益的矛盾;经济发展的能量与其本区域容量之间的矛盾;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产业发展水平与高新技术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核心在于增长方式的粗放。

进入21世纪后苏南地区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开始了苏南模式在增长方式方面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是从依靠科技进步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效率转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方式,由单纯突出“快”的发展转向好中求快的发展。发现问题、主动转型,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引领了全国的经济转型。

苏南模式的转型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性意义。苏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高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苏南的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体现在四个方面:1.引领制造业的高质量。苏南制造业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制造业。2.引领服务业的高质量。围绕着高端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二产三产相互促进和联动,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服务,这就意味着围绕制造业来发展生产性服务,苏南在该领域总体上走在全省前列。3.引领政府治理高质量。快速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形成以人工智能驱动城市治理的新模式。4.引领人民生活高质量。江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努力解决先富口袋再富脑袋的问题。苏南模式的转型,成功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性意义。

新苏南模式对我国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具有导向意义。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苏南发展也面临新挑战。新苏南模式开启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此,苏南做了五个方面的探索。1.经济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率先实现经济现代化。2.政治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社会现代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保基本、多层次、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多方参与、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体制。4.生态现代化建设,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5.城乡现代化建设,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按照国际化方向发展现代城市,根据地域特色打造现代乡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苏南基本现代化奠定了迈向现代化的基础,为江苏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探路,这也正是苏南模式的导向意义所在。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

创新驱动与江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仲伟俊

江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江苏制造业发展尽快达成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大幅提升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驱动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依靠创新驱动江苏制造发展,必然涉及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缺乏的难题。我们参与相关调查考察发现,我国制造业不仅高端芯片等尖端技术缺乏,而且核电站用水泵、载人深潜器用电缆和电缆接头、高铁必须使用的“永不松动”的螺母等常见和基础产品也不能完全自主制造。我们必须思考,作为国际上制造业的后发国家和地区,江苏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结合一系列典型案例分析,借鉴国际上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江苏依靠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下面四种可能路径。

1.自主品牌产品高档化。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基本路径是由目前主要生产中低档产品尽快转变为主要生产高档产品,实现自主品牌产品高档化。自主品牌产品高档化的核心是要大力弘扬持之以恒的精益求精和创新精神,大力推进渐进性创新和基于工程经验的创新,对现有自主品牌产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升产品档次和国际竞争力,让自主品牌产品能够进入国际高端市场。有企业家认为,生产新产品可能需要依靠新技术,但生产高档产品必须依靠高技能。同基于工程经验的创新相对应,另一种创新是基于研发的创新,指企业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主要基于由科学知识运用而开发出的新技术。

2.所处产业环节高端化。实现制造业所处产业环节高端化,是指通过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打破发达国家企业的产业核心技术垄断,使江苏企业由所处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向高端迈进。如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对光通信产业链中的“光棒生产”这一核心技术持续攻关,取得了核心技术的突破,从而带来了良好效益。

3.已有产业发展主导化。国际上的重要产业,往往是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处于引领者地位,主导国际相关产业发展。但是,产业发展的国际引领者和主导者不是一成不变的。利用产业颠覆性技术出现等机会,后发国家和地区抢抓机遇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和后来居上,成为产业发展新的引领者和主导者,实现已有产业发展主导化。韩国在这方面有多个成功案例,比较典型的是存储芯片产业,20世纪90年代韩国企业利用芯片从8英寸向12英寸转变的机会超越日本,成为国际存储芯片产业新的主导者,带动了韩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幅提升。

4.新兴产业培育自主化。新兴产业有两种发展路径:一是通过引进产业核心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即引进发展;二是通过自主开发能改变消费者生活的全新产品,掌控产业核心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历史经验表明:能开发改变消费者生活的全新产品,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成为全球重要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是由经济大国发展为经济强国的必然要求。日本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卡拉OK的开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即为典型代表之一。

在以上四种可能路径中,最为基础的还是自主品牌产品高档化。如果江苏不能实现自主品牌高档化,其他路径则很难实现。即江苏制造业能够大量生产高档产品,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这表明,江苏制造业大力推进基于工程经验的创新,大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

创新驱动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制度和文化环境。江苏要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快营造创新友好的生态环境,调动广大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1.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持之以恒的精益求精和创新精神,鼓励制造业广大的大中小企业大力推进基于工程经验的创新。如果绝大多数人都梦想快速致富、一夜暴富,这不利于创新文化的营造。如果大量的企业领导人主要关注资本运作而不是向市场提供优质高档产品,这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2.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缩小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同制造业间的利润、工资和福利差距,支持制造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吸引人才和资金等各类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同时,支持制造企业与高技能人才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如果高技能人才离开原来的岗位,其技能的价值会大打折扣。


(作者系东南大学党委常委、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治理

殷建国 王驰

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对治安防范和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新挑战。“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后,城市公共交通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治理,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势在必行。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治理的问题分析

环节管控有漏洞,体系建设不完善。《2017年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报告》显示,疲劳驾驶是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主要原因;交通参与者违法行为突出;车辆安全法规体系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存在严重隐患;管理、执法、事故应急救援水平偏低;道路安全监管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落实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点环节与关键节点风险防控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囿于职责边界,缺乏部门间的联动和整体性的布局。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购买者、监管者、提供者,都是治理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既要履职尽责,还要加强部门间的衔接与联动,合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显性风险易复发,隐性风险会突发。显性风险是可见、已有或历史上曾发生过的风险。据统计,2007年4月至今,我国大陆共发生各类公交车纵火、爆炸事件23起,共计伤亡585人,其中死亡141人、受伤444人,公共交通已成为不法分子实施极端犯罪、制造社会影响的目标场所之一。隐性风险则是不可见或虽可能发生但并未必然产生危害结果的风险。在人员高度密集、环境相对封闭、难以快速疏散的环境中,一些不文明、不合规的行为,如干扰、辱骂、殴打驾驶员的“车闹”行为,同样会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硬件建设需加强,软件建设待提升。2009年成都“6·5”公交车纵火案中,公交车超载,而发生事故后公交车安全锤找不到,乘客无法破窗逃生;2013年厦门“6·7”BRT公交车放火案中,公交车着火后,司机坚持开到站台停靠,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近期重庆“10·28”公交坠江事故中,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这几起典型案件警示我们,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硬件设施要不断加强,但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亟须对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知识、技能进行“应急救援”。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治理的

对策建议

构建前端、中端、末端一体化安全治理机制。1.前端治理要落实责任、综合施策。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解决好政策、经费、人员、综治、考核等方面问题;住建、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规划设计、验收评估、监督管理、执法办案等职责;公共交通运营单位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2.中端治理要加强衔接、防控风险。要密切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和运营单位的联系,完善监管部门与运营单位信息共享、防范到位、指导有力、查处及时的协作机制。3.末端治理要准备充分、稳妥处置。要分类分级制订完善预案,明确细化部门职责任务,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反应灵敏、要素合成的实战运行体系,增强合成应急处突、抢险救援能力。

完善人防、技防、物防、制度防并举的风险防控体系。1.监督指导运营单位对驾驶员、运营控制中心等重要岗位人员开展安全背景审查,落实驾驶人员安全防范职责;在重点场站、线路和时段,配备乘务管理人员,跟车加强安全防范;建立与公交站点不断增多、地铁不断延长相配套的警力增长机制,优化警力配置和勤务机制。2.推动快速智能安检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最大限度将各类风险过滤在站外、阻遏在车外;推进运营车辆智能防控技术的应用,力争实现GPS系统、车载监控系统、一键报警系统等全覆盖。3.为公交车司机设置安全缓冲区,加装应急破窗设备;根据地铁公交燃烧火势迅猛、逃生“黄金时间”短的特点,逐步配备自动灭火装置。4.建立与时俱进的防范新标准,为落实安防、警用系统与工程建设同步提供依据。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出行的治理格局。1.督促运营主体加强内部安全防范宣传,组织开展识危查疑、反恐防暴、应急疏散等专业培训,组织开展群防群治。2.加强平安志愿者、平安合伙人、平安义工建设,动员引导广大乘客群众参与支持地铁公交安保工作。3.通过新媒体、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大力提升安全出行宣传覆盖面,实时回应群众关切。4.组织公共安全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让公众理解“他防不如自防、自防不如心防”,增强自觉接受安检的意识,提高各类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作者系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执行所长、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

江苏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简介

江苏省智库研究与交流中心是江苏新型智库发展“一体两翼”总体格局的重要一翼,由省社科联负责建设。近年来,中心充分发挥职能,着力打造四大平台。1.智库研究平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南京社会科学》《苏州大学学报》等发表智库研究类论文20余篇,在《智库理论与实践》开设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专题,先后多次获得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优秀理论成果奖、江苏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中国智库治理高峰论坛征文二等奖。2.智库培训平台。201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智库学者培训班,引导鼓励更多青年学者参与智库建设,投身服务江苏发展大潮,受到广大青年智库学者欢迎。3.智库交流平台。以中心为依托,省社科联与省委宣传部联合连续举办三届江苏智库峰会,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反响。分别围绕江苏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聚一高”目标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六个高质量发展,精心策划举办10场江苏青年智库学者系列沙龙,推动实际工作部门和智库专家面对面交流。4.省市社科联智库联动平台。分别聚焦扬子江城市群和大运河文化带,开展省市联动课题研究。按照智库建设研讨、智库成果交流和智库人才培训三类,每个设区市资助1项课题,推动全省新型智库体系形成,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