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耀农: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时间:2016-10-31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曾耀农

[内容提要] 长株潭城市群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既是体制机制转型升级问题,也是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问题。我们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变各级领导的传统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成果,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促进文化产业繁荣、构建品质城市基本体系,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文化产业;思维方式;产业体系

Long line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group Xiangtan city space layout

Zeng Yaono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unan Changsha;410205)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Chang Zhu Tan city cluster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pace layout problem is. We must through deepening reform of the 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of the leaders at all levels,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ults of large data, the lib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culture productive forc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system of the quality of the City, providing effective conditions, support and security.

[keyword]Cultural industry; thinking mode; industrial system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座城市的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难分彼此,相对来讲,文化具有更加悠久的生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志与醒目符号。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城市品牌营销中也有着强大的推动力,对经济的驱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彰显着时代的正能量。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就是两句话:“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通俗的说法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只有经过这两个过程,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要素集聚与产业联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市场、文化与金融的高度融合,才能实现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5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12亿元,占GDP比重5.2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类8 %,收入过亿的文化企业就有120家,利润过千万的文化企业255家,上市文化公司5家。我们要探索引导市场需求、横向扩展、纵向延伸的资源整合办法,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抓住最大增值环节,适度剥离收缩,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集中精力和财力,构建文化产业高地。长株潭城市群应该继续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变人浮于事的不利局面,实行定岗定编、全员聘用、奖勤罚懒、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文化强省做出自己突出的贡献。一、国内外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美国经济学家迈柯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专著《国家竞争优势》,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理论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集群的策划和运作。波特的理论不仅对传统产业,而且对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化产业集群主要体现在某个特定区域内,以一个或几个主导文化企业为核心,吸引大批相关企业群体,并带动配套服务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创造丰厚的利润,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日本名古屋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立志成为“设计之都”,经过20余年的努力,在创意人才的培养、创意产品的制造和创意社区的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并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创意城市网络。

美国沃尔特·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两个卡通形象,首先在影视动漫作品中流行,并出版系列丛书,而后又进入娱乐、服装、玩具、书包等行业,在全世界打造迪斯尼乐园,形成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并用真人扮演动漫人物吸引家长带领儿童观看,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跨国演艺集团,触角伸到各个国家及地区,弘扬了西方文化,其产业规模及盈利稳居世界企业500强的前10位,创造了文化产业界的神话。在“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中,长株潭城市群应当注重文化产业集聚基地建设的质量和对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总体上说,规划中的每个文化产业园区应当重视园区集聚,重视扶持龙头企业,培养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在未来五年中应努力孵化和培育出1-2个文化上市公司,围绕上市公司应该有几十个其它的文化公司或工作室,以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度的提升和资源整合的力度,扩大社会美誉度,做成样板文化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有1529个,然而,也有内部资料透露,真正能够盈利的文化创意园区比例不到10%,大部分处于亏损或维持状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固然数量庞大,政府投入的资金也十分可观,但如果没有创意,没有市场,又何来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可以通过空间与要素的集聚形成产业链的完善,在业态的相互交融中实现创意目标,并在文化产值的扩张中发挥火车头作用,带动其他相关文化企业一同奔跑,实现共赢目标。北京宋庄原创艺术集聚区成功的关键是其发展过程中突出了“原创聚集”的特色,讲究创意与创新,引领艺术潮流,从而形成了产业的聚集效应。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提倡与业界的努力,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常迅猛,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载体和依托的文化创意园(含区、基地、中心等,下同)也发展很快。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集中了全省60%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各种主题和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遍布全市各个区域。目前长沙拥有麓谷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天心国家文化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湘台文化创意产业园、沙坪湘绣产业园、湖南广电中心、长沙国家广告创意园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还有西湖文化园、青竹湖文化创意产业园、湖南湘绣城、沙坪湘绣产业园、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基地等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而新的文化产业园区也在设计与建设之中。

纽约百老汇经过100余年的变迁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戏剧文化园区,园区主体是剧场。百老汇有四种不同类型的剧场:百老汇剧场、外百老汇剧场、外外百老汇剧场、其他类型的剧场(如广播电视台的演播室、饭店内的用餐剧场和酒吧歌舞厅)。百老汇戏剧产业园的主要产品是音乐剧与话剧,再加上少量的综艺节目,每年上演新剧目30-40台。百老汇的经营模式可概括为“戏剧保证质量,策划完整规范,引入商业人才,营销措施多元”,引导世界各地游客进入剧院的奇妙境界。株洲云龙示范区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在产业推动中的强大引擎作用,加强龙头文化企业的实力,采取得力措施使得产业集群成为提升广大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载体。按照区域协同创新理念,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不仅强调文化企业在空间上的聚集,更要强调在理念上的集中,在创意方面的协作与营销方面的互补。二、促进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协同创新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对于提高城市品位,优化产业结构,拉动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增强经济腾飞的软实力,提升市民艺术素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品质城市建设的核心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性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明水平。长沙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坚持做好“三个推动”:

1、推动产业发展市场化,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在组建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和长沙广电集团的基础上,成立完全企业化的资产经营公司,授权开展文化经营。集团所属子媒体、子公司实行独立法人制,扩大市场覆盖。长沙广电基团覆盖扩大至北京、武汉。通过主办金鹰艺术节、长沙卡通艺术节、长沙图书交易会、中国剧场论坛等,扩大长沙文化产业的影响,从而开拓文化市场,健全市场机制。品质城市建设应该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中介组织,关注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培育文化经纪人队伍,培训媒体节目营销人才与传媒产业管理人才,建立群众文化活动申办制、校企协同创新制、文化项目合作制、以及大学生创客队伍等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灵活机制,以此来提高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把文化产业做强做优,筑巢引凤。

2、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用文化项目吸引风险投资。长沙报业文化基地引进香港益发集团资金2.5亿美元,湘江新区引进华谊兄弟影业公司30亿资本、长沙新广电中心引进资金7亿元,长沙卡通企业与境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签约资金达29.7亿元。以市和区县(市)财政按1:1配套及市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进行补助,来推动文化设施的建设,做到“四两拔千斤”,实现文化资本的良性循环。

用文化资源激活民间资本,如长沙包装印刷业、出版物发行业等文化产业民营资本已占总数的97%,并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而文化演艺休闲业和卡通动漫制作业几乎全部是民营资本。用文化活动吸纳社会资本,通过申办制、拍卖制、招标制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活动。对于各种社会资本的参与,以冠名权、媒体联动进行宣传等形式予以支持。国际卡通艺术节、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等就是采取这种形式举办的。以市级财政投入调动各级投入。

3、推动产业总量规模化,重点抓园区、抓整合,抓大放小,重组资产,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抓跨地区整合,包括长沙与外地的整合、市本级与区县(市)的整合,实现文化资源互补共赢。抓行业内部整合,如组建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和长沙广电集团,特别是将田汉大剧院调整至广电集团,有效整合自身的各种资源,打造完整产业链。抓跨行业整合,做到优势互补,实行文化与旅游的整合、文化与金融的整合、文化与体育的整合、文化与教育的整合、文化与重大经贸活动的整合。

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条必须与经济全球化结合在一起,必须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文化经纪人。音乐剧是曼哈顿的支柱产业,它带动了酒店、旅游、交通、购物、通讯等行业的繁荣。百老汇剧院每年要排演几十台大戏,每台大戏投资都是几百万美金,涉及几十个行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的腾飞。

从文化内容到文化商品,再到文化产业,再到文化经济,再到文化营销,这是五个不同层面又相互关联的有机体,而且是相互转化的,其中的环节缺一不可。文化内容生产是基础,而文化人才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影响转型升级和未来的价值,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应该重视文化内容的继承与重组,利用现代媒介进行有效的传播。长株潭城市群要重点培育文化投资市场、文化人才市场和文化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逐步形成行业自律机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应该创新需求理念,改变供给模式,引导人们从主要追求物质消费到追求文化消费的转变,提高公民的艺术素养。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长株潭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也是湖南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预计“十二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投资需求为5900亿元,年均投资1180亿元,年均增速20%,而2011—2020年文化产业投资需求总量将达17900亿元人民币。株洲尽管是一座现代工业城市,但其文化却十分悠久和古老,“古”在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株洲县恐龙化石的考古发现足以证明株洲历史悠久,文化比较发达,如漂沙井磨山文化遗址、茶陵枣市独岭坳文化遗址、炎陵龙渣瑶族寨址等可以见证株洲至少六千年的人类活动史;三国建宁古城遗址、醴陵古城遗址、攸县古镇遗址可以见证株洲两千多年的城市史;南阳桥鞭炮作坊遗址、窑堆子窑址、中瑶窑址、桃岭窑址等古窑遗址则可以见证株洲古代手工业的繁荣。这些文化资源都有待于继承与开发。

创意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改变长沙、株洲与湘潭现有的城市经济与生活方式,而且还将改变三座城市的发展状态,将长株潭城市群从工业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推向创意型城市的构建典范。到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60%,占长株潭GDP总量的8%,真正实现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良性互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三、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面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好形势,面对周边地区的竞争态势,我们要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与布局,把三市打造成湖南省文化产业的核心增长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广播电视、动漫游戏、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业态,围绕重点文化企业形成产业链,以此促进全省文化要素集聚,带动全省文化产业联动,提升区域协调创新水平。

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产业集群化是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区域协同创新则是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恰当路径。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运作模式后,我们认为长株潭城市群应该选择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提高区域创新网络和系统创新的能力,给与文化企业发展以优惠政策,拓宽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确定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培育大型文化创意实体和消费群体,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强文化经营与管理人才的长株潭城市群本土培养力度,解决融资渠道和政策的扶持等策略,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应当避免忽视软件和内容建设的硬件式思维方式,避免如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占用过多土地资源、重点不突出、缺少市场收入从而需要财政长期补贴、企业发展乏力等的做法,慎重选择文化产业项目。调查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多数文化创意园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建立的,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政府可以利用其所掌控的行政资源和财政资金实现对园区的选址、规划和投资建设,但政府不熟悉产业,也没有直接参与产业经营,对园区运营发展缺乏经验,园区文化企业按照自身优势和目标开展经营。园区产业链结构不完整,运作发展模式缺乏统一规划,处于粗放式的自发运作状态。政府对园区企业提供的办公租金、税费等政策支持,不足以解决园区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和市场环境问题。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内的企业经营艰难,园区难以生存,部分园区已经沦落为卖地求生存或转向其他商贸经营的局面。只有在吸取外地文化产业园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避免错误的做法,同时运用大数据的方法,按照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做好顶层设计与营销促进工作,才能使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实现真正效益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不可否认,传统文艺资源优势并不等于文化产业优势,更不等于文化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文化产业园区策划要因地因时而定,必须符合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传承,不可拘泥于某种固定的运营模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所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够带动整个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甚至农业、科技、餐饮等产业。洛杉矶的班伯克尽管有许多跟迪斯尼配套的科技与文化公司,但公司与公司之间并无围墙,而是一个较为松散的文化产业聚集之地,主要是一个创意中心。

长株潭三市以湘江串联、三足鼎立,在地域上彼此相邻,交通网络畅通,联系非常密切;在经济上,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均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与文化底蕴。长株潭三市强强联合,利用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运用云计算与大数据成果,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本质体现。湘潭市应当统揽全局,激活机制和体制,明确发展重点,选择科学路径,引进文化人才,挖掘自身特色资源,高举“中国书法名城”、“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 “中华诗词之市”这些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以打造湘潭原创艺术聚集区为依托,建设系列独具湖湘特色的励志文化主题园,实现湘潭文化旅游产业大繁荣大发展。“十三五”期间,株洲市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实施“文化提升”战略,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着力壮大文化产业,努力营造文化优势,到2015年,基本形成富有株洲地方特色,融炎帝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且“文化设施更好,服务体系更全,产业发展更快,文化特色更浓,文化产品更多”的文化繁荣新局面,群策群力,把株洲建设成为一个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

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主要由策划创意、内容制作、生产复制和交易传播等四大环节组成,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和运作特点决定了产业园的发展不仅靠管理而且靠服务。投资管理者在确立园区定位和发展目标后,依据市场需求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园区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由社会中介机构从园区规划建设开始,为园区产业发展量身制订完整的链式产业服务平台。社会中介机构的参入并不是简单地为文化产业园区企业经营搭建简单的物理平台,而是要作为园区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利用园区优势资源(包括政府优惠政策),开展产业链招商,整合产业项目,有的放矢,为园区企业在研发、生产、交易、信息、产品展示、人才、投融资、管理咨询等方面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企业入驻园区,不仅可以获得场地租金和税费减免,更获得了企业发展壮大所必需的条件和市场机会。在文化产业园区,公共会议室和接待区可以满足园区中小企业商务洽谈的需求;数据存储和设备租赁服务可以解决园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压力;展示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和产业论坛等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园区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办公环境,同时可为企业提供产品创作的外部背景和场地;投融资、版权交易、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的介入,将为园区企业实现创意产品的经济价值提供更多的商业服务。当然,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园区所有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以利益为纽带、实现产业链各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共赢的市场化行为。社会中介机构投资建设和提供配套服务,不是纯粹靠场地和设备的租售实现的,而是通过扶持园区企业,提升人才素质,孵化企业的产业项目,实现产业项目的经济价值而获得回报,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潇.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J]. 新湘评论 , 2011,(05)

[2] 廖广莉, 谢洪波. “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 , 2011,(07)

[3] 范书兰. 信息时代文化产业统计指标的构建[J]. 统计与管理 , 2011,(04)

[4] 马笑虹, 孟星, 杨旭东, 黄忠辉. 如何发展上海文化产业[J]. 党政论坛 , 2011,(03)

[5] 陈柳钦. 文化产业尚需低碳发展[J]. 价格与市场 , 2011,(08)

[6] 张忠. 走好太仓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新路[J]. 江南论坛 , 2011,(01)

[7] 马斌. 对大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J]. 前进 , 2011,(07)

[8] 李新市. 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是加快内容建设[J]. 广东经济 , 2011,(01)

[9] 叶灵. 文化产业的出路在创新[J]. 前线 , 2011,(10)

[10] 肖川. 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制度支撑[J]. 中国经贸导刊 , 2011,(05)


(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长江中游城市群要素集聚、产业联动与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15BJY040]\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湖南省文化产业的业态转型升级研究”[15YBA243]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曾耀农,男,1959年生,湖南长沙人,湖南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硕导,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美学与传播美学、文化产业。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