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关于扶贫的哲学思考

时间:2017-10-1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刘霞


——基于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

摘要:人为了生活,必然产生对衣食住行以及其它日用东西的需求。人乃由各种需求构成。人的需求存在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之分;人的需求存在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之分。扶贫工作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群众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实现问题,就是党员干部克服自身虚假需求、落实困难群众真实需求的问题。

关键词:需求;马克思;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群众,关注困难群众,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多次亲临贫困地区考察指导。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理论创始人,关心底层民众,关注弱势群体需求,一生致力于社会全体的幸福。关于人的幸福、人的需求实现,他亮出了个人的人民立场,展现了个人思考的过人之处。

一、马克思的需求理论

人,一旦活着,他为了维持生命的继续存在抑或永生存在,必然产生独立于自身而依赖于外界的各种需求。需求即人的需要与欲求,它指人对保持个体生命生存与发展所必需之条件的反应。需要乃人的客观缺乏,人需要什么即缺乏什么;欲求则为人的主观意向。譬如,一个人饥渴难耐,他就会产生饮食需求,这既是对他客观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他主观心理的表达。需求展示了人的身体与心理的一种不平衡状况,表现出人对外在世界的一种依存关系。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的历史必然是个人生活的历史,而个人为了生活,必然产生对衣食住行以及其它日用东西的需求。为了实现个人生活需求,生产生活必需品成为个人的第一历史活动。自人生成的几千年以来,这个活动没有一日停止过。它不但创造物质生活与生产资料,而且进行物质交往的生产。个人生活的物质生产是开创任何历史可能的基本条件。人口生产同物质劳动生产一样,从历史的开始就一直存在着。个人通过劳动保存自己的生命,通过生育创造他人的生命。人,有生有死。个人自然生命总归有限,而人口生产可以化有限为无限,使个人以某种方式存在而得以永生。种的繁衍使个体生命得以延续,并产生以家庭形式出现的劳动互助组织。作为起初唯一的社会关系——家庭,以夫妻柔情和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爱为其内核。无论既存的历史条件,抑或取决于对象性质的个人生活的生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就是怎样的人;他是怎样的人,包括他生产什么以及他怎样进行生产。[1]生产内容与生产方式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现实的个人”具有明显的物质限定性,个人生活并非可以任性而为,此为人的需求本质所决定。人,就其某种本质而言,乃由各种需求构成。

人的需求即为人的本质。首先,人的需求乃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各种生命活动为人的内在必然性所规定,为人的各种需求的现实表现。人,作为具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动的存在物,他必然具有需求,他需要饮食,他需要衣服,他需要住所……他需要维持生命自然运动的物质必需品。在保证物质必需品的基础上,他需要思考,他需要知识,他需要艺术……他需要维持精神活动的营养品。只要是人,就会有需求。需求,是人作为客观实体存在的第一自然状态,是人一切生命活动的第一动因。其次,需求“本身不能提供任何东西”,但它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它是产生任何现实物质力量的源泉。人脑在需求的刺激作用下,会产生规划行动的强力意志,意志指导并控制人的行为,行为在改造现实世界包括他自身的过程中形成物质性力量。再次,任何活动均以人的需求的实现为目的。最后,不论实现需求的具体形式如何变化,人与生俱来的自然需求状态从来没有改变。此即人的需求本质之内涵所在。有观点认为,即使如此,人的需求仍无法将人与其它物种区别开来,所以不能称之为人的本质,因为“本质”一词的内涵即在于与他者不同的根本特质。那么,他者的具体指代对象是什么呢?他者可以是非生命的东西,比如岩石、河水等;他者可以是生命存在物,比如植物、动物等。人,首先作为具有生命的个体而存在,人的需求可以将人与非生命的东西区别开来,这是人的第一本质,是认识人的第一步。其次,人才是具有生命的高级物种,不同于植物和动物,而人的精神需求可以将人与其它物种特别是动物区别开来,这是人的第二本质,是认识人的第二步。再次,人的精神需求内容具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划分,比如有的人以个人为本位,有的人追求为人民服务;有的人潜心科学发现,有的人醉心艺术创造等。……以此类推,层层递进。认识人的过程永无穷尽。

二、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从需求对象的性质与功用角度,需求可以划分为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物质需求以物的使用价值实现人的需求,它包括人对空气、阳光、水、食物、衣服、住所等保持人身健康与安全之物的需求。这个“物”不只包括自然世界的天地万物,而且包括人工世界的劳动物品,还包括以特殊物质实体的人为使用价值从而实现各种物质需求的劳动服务,例如作为特殊形式使用价值的劳务活动——医疗卫生服务。马克思所说的为了维持生命存在的自然需求,抑或人们日常所说的生理需求均属于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是人对物质所派生出来的精神东西的直接依赖而产生的需求,“是通过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的各种活动而形成的情感、友谊或某种心理状态来满足的需要”[2],它包括人对亲情、友情、爱情、他人认可、社会地位以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保持心理平衡与精神状态积极之事物的需求。人的物质需求乃精神需求的基础,精神需求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

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绝对的贫困容易造成绝对的混乱,疾病蔓延,罪恶横行。人只有在基本物质需求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以后才会产生一定的精神需求,类似于中国古人之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时,精神需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的就是当人的精神发展到一定层次,即使面临饥饿、暴力等危及人身健康与安全甚而死亡的威胁,也不能改变他对高尚人格的精神追求。当社会总体精神层次较高,纵然物质短缺,也有可能创造文明秩序的奇迹。物质需求不断丰富的过程,乃新的精神需求不断生成的过程;人的每一次认知与审美的革命,必然带来现实生活世界的彻底变样。物质需求在终极意义上对人的行为具有根本的决定性作用,但历史中每一次精神需求对物质需求的克服都为人的发展创造一种不同于动物世界的崭新的可能。

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互结合,彼此渗透。人饮食,根本乃是为了实现保持身体健康的物质需求,而伴随饮食文化的进步,人们吃东西不单为了饱腹之欲,而且还讲究色香味俱全,讲究呈菜的样式,讲究饮食的环境,讲究背景音乐。人穿衣服,不再只是为了防寒保暖,而且讲究不同场合、适合个人独特气质的审美搭配。人住房子,不再只是为了遮风挡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而且还讲究美观大方,讲究建筑设计风格别具匠心。审美需求渗透在物质需求的各个方面。当然,人的精神需求往往以物质需求的实现为手段。例如,人们阅读经典获取知识,就需要凭借传统书籍,或者以现代电子产品为阅读工具;人们欣赏影视剧作,就需要电影院、电视机、电脑等。

三、人的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个人需求出现了真实与虚假之分。真实需求指个体摆脱外在控制与秩序压力而内在自发生成的有利于个人发展的需求;虚假需求指由强势群体利益制造与培养出来的而非个体自由自在产生的抑制个人发展的需求。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大众传媒的强化力量,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宣传广告进行生活,他们逐渐丧失了对现实的批判能力,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过的乃是一种被他者所操控的生活,他们甚至还会产生个体自主的幻觉,通过虚假需求的实现而感到麻木的幸福。

需求之真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辨识。其一,真实需求主体为现实的个人,虚假需求的主体并非现实的个人,而是发达工业社会。社会共同体由个人构成,因此社会需求归根究底还是人的需求,但虚假需求并非社会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的需求,而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需求,是资本的需求,而资本家为资本的人格化身。资本作为没有生命的死劳动,为了增殖,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需要吸纳活劳动,需要不断吸纳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生命力、创造力。为了加速成长过程,资本将本身的诉求装扮为每个现实人的生活需求。人们在资本的诱导下以资本需求为个体需求而不断购买,不断消费,不断加速资本的积累过程。其二,真实需求生发于个人自身,虚假需求来自于外在强力。疯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必然造成社会产品过剩。为了消化过剩产品,虚假需求被创造出来。“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人们只是在无知与无望中被动而无奈地接受资本世界的狂欢。其三,真实需求有利于个人成长,虚假需求抑制了个人的发展。资本增殖的疯狂掠夺方式决定了其完成过程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资本掌握高端技术,控制媒体内容,引导社会舆论,将特殊的“普遍利益”当作个人利益来兜售,使资本增殖的特殊需求变为共同体成员每个人的内在需求。疯狂逐利的资本人格化、具体化了,而个体不断物化,物化的个人普遍化。资本的高效利用有可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带来共同体总财富的急剧增长,但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它的成长不可能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而是以人为工具。被资本追赶着的焦虑而忙碌的现代人在各种虚假需求获得满足的幻象中体验着各自人生的无奈、空虚与孤独。这或许就是资本世界个人生活的常态。

四、需求理论对扶贫工作的启示

人,乃马克思思想关注的核心;每个人的现实幸福为马克思一生致力的目标。帮扶困难群众,关心民间疾苦,服务社会弱势群体需求,这是每位共产党人的应有之责,这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根据前文论述,马克思的需求理论对于中央扶贫工作的落实具有若干启示。

扶贫工作,既要抓物质需求,也要抓精神需求。不只保证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还得让他们读书,识字,学习文化艺术,保证村村有网络,家家有电视。物质短缺可能只局限于一时一地,精神贫困却可以长久持续,代际相传。绝对的贫困可以造成绝对的混乱,但精神的堕落则会造成社会的坍塌,永久的无望。人,总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精神,即使物质方面存在一点困难,总可以找出克服的办法,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心生向往。人最可怕的不在于没有物质,而在于没有精神。

扶贫工作,要落实所有困难群众的真实需求,遏制部分党员干部的虚假需求。群众确实有困难,党员干部则要将群众的困难时刻铭记在心。“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考察清楚哪些群众确实有困难,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困难,物质上的困难还是精神上的苦恼,调查研究可以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每一件事都要做得有声有色、有始有终。”不能“玩虚的、走过场”,不能“热衷于创特色、造盆景、出亮点”,不要慕虚荣、图虚名,而要发扬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品格。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2] 王伟光:《需要的类别和体系》,《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22页。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