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张瑞娟:从中美农业政策比较看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时间:2016-12-1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张瑞娟

2014年美国颁布了新的农业法案,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农业补偿措施,一个是价格损失保险,一个是农作物风险保障。价格损失保险有一个参考价格,是与价格相关的补偿。农作物风险保障主要是关于农场个人收入的保障,这个保障分为县农作物风险保障和个人农作物风险保障。价格损失保险和农作物风险保障是让农场主自选的。大部分人选的是农作物风险保障,因为它是保障个人收入,与价格不相关的。从2014年美国农业的法案的改变来看,实际上取消了与价格相关的补偿措施,更倾向于补偿农场主的收入。2008年的美国农业法案有好几种补贴方式,一个是反周期支付,它有好几个价格,就是市场价格、目标价格、有效价格;还有一个差额支付之间的比较,比较到底哪一个是给农场主最优的收入保障。但不管选哪种补贴方式,都是与价格相关的保障。2008年之后美国加入了一个平均收入选择项目,这个平均收入选择项目和反周期支付是两者必取其一,也就是说如果选择了反周期支付,就不能选择平均收入选择项目,反周期支付是与价格相关的,平均收入选择项目是与收入相关的。

2008年的美国农业法案实施以来,农场主发现这个反周期支付起的作用不如平均收入选择项目大,所以在2014年美国直接取消了反周期支付,也取消了平均收入,然后实施农作物风险保障,主要是保障农场主收入的。从美国农业法案的变化来看,他们实际上是取消了与价格相关的农业保障的措施,更倾向于从收入的角度来保障农场主的收入。从这个变化来看,可以发现他们更市场化一些,让农场主自行选择。

从中国来看,2014年开始实施目标价格,目标价格的实施实际上是把美国已经不用的一个措施用到了中国,并且还是从价格的方面想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再者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同时遇到了新的问题。虽然农产品产量增加了,但增加的那部分产量并不是需求想要的那部分。比方说想要大豆,但80%都是进口来的;玉米的产量也没有满足需求,但自己的大部分玉米目前是放在仓库里面;稻米也是如此,中国是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稻米进口国。从美国农业报上刚发现的数据是,中国是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但是也是最大的进口国;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玉米进口国。美国是第一大玉米进口国,第一大玉米消费国,也是第一大玉米出口国。从小麦来看,中国从2012年以后就变成了小麦的净进口国,而且2013年时就已经变成了全球第五大小麦进口国。可是在之前,中国一直是净出口国。从这三大主粮的进出口情况来看,中国肯定是在政策方面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在供给方面出了问题,供给不能满足需求,进出口不匹配,产量和库存、进口都不匹配。

中国从2008年实施临时收储,2006年实施最低收购价,在那个时候农产品产量确实是比较低的,那个时候实施价格支持政策对促进增产、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正面的效应。但到了今天,整个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都比较低迷的时候,如果再继续进行价格支持,那就会扭曲整个市场,构成供需不匹配。供需不匹配之后问题就来了,比如消费者需求这种产品,可是你生产那种,产品不符合消费者的要求,那就去进口。比如玉米,如果因有配额的限制而限制进口,那我可以进口大麦、进口DDGS等其他替代品。现在中国政府已经认识了这个问题,从价格方面,我们今年已经取消了玉米的临时收储,放开了,现在玉米的价格只比完税价格高7%,这样通过市场使供求达到一个平衡。因此,农业政策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加强政策设计,让市场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室博士,本文是根据作者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上发言的录音整理)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