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刘晓: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及思考

时间:2015-11-10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刘晓



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对规划方法方面的思考。首先,向大家介绍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像我们做的大部分的规划到底属于哪一方面的规划呢?我参考“城市规划师考试”的两本考试用书《城市规划原理》以及《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中的内容,向大家作简要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城镇体系规划分为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下又包含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则包括了分区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中关于规划范围、建设用地规模、水源地水系、基本农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都属于强制性内容,这是在做其他概念性规划时要考虑进来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刘晓: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及思考(图1)

以上介绍的规划是《城乡规划法》中第二条明确规划的法定规划,而我们社科院做的很多规划则属概念规划,既非法定规划,规划内容比较广泛,既可在宏观层面又可在微观层面进行编制,强调的是思路的创新、前瞻及指导性。概念规划的内容主要是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从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提出发展的目标和战略。由于概念性规划提供的是客观的全局性的发展政策和战略,在具体操作方面具有不确定性,也可以依据发展的速度、环境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此外,概念性规划在政府政策及策略、区域统筹协调等方面有很鲜明的特征,其与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城市设计等规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则是我个人在做规划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具体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需要我们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比如城市规划注册师考试中就有一门是《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涵盖了建筑、城市道理交通、市政、信息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各科基础知识的涉猎,可以让我们少犯常识性的错误。

2、在调研前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背景及要求,带着问题去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方能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思考如何解决。

3、一定要以国家政策、总体规划等为依据,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国家政策是大方向,在做地方规划时尽可能对相关政策有所了解,并将其写入到文本中;此外,城市总体规划中有些内容是强制性内容,也是我们所做的规划必须遵从的。

4、尽量将规划转化成科研文章。规划更多的是决策指导方面,对理论、科研帮助不大,但是如果在调研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想,在调研回来认真去总结,总能找到可以切入的点,如我的省社科课题是在对武陵山片区中湘西北的几个城市调研后写成的的,而且在调研过程中甲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第一手的数据,这为我们撰写科研文章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总之,在规划方法方面我们一直要秉着一颗学习、务实的心,相信一定会结出不仅会使甲方满意,也会使自己满意的成果。

文章来源于《培训工作简报》2014年第7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作者系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