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青年论坛在京举行

时间:2025-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任冠虹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任冠虹)9月26日,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青年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全球格局重构下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与转型”为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外交学院等单位的中青年学者参会并展开研讨。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许可表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已成为推动多极化、维护国际和平、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此次论坛聚焦“合作与转型”,探讨新兴经济体如何深化互利合作、实现经济转型、统筹发展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徐秀军表示,尽管世界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显著增强,但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南方”的崛起会为全球治理的改革与完善注入新动力。他认为,此次论坛围绕“合作的挑战与机遇”和“发展转型与前景”两大议题,可为新兴经济体“在变局中开新局”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钟飞腾认为,新兴经济体内部分化明显,对债务危机的衡量标准并非一成不变,承受债务的能力随其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兆源认为,一些新兴经济体面临着政策延续性不足、收入分配不均、治理能力不足等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关系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对外投资合作的实践,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丑则静表示,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使全球治理面临理念动摇、机制合法性不足和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等问题。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从“规则接受者”转向“规则塑造者”,在理念引领、机制改革和务实行动等方面有望承担更大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宋锦认为,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冲击存在差异,可能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因此,加强南南科技合作、分享创新成果至关重要。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副教授曾燕萍表示,在数字贸易领域,新兴经济体正积极推动发展导向型规则,但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国际和国内规则协调困难等诸多挑战。

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院长羌建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论坛围绕重大时代议题开展深入讨论,深化了学界对新兴经济体发展与合作的认识,对推动该领域学术创新与政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论坛由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主办,国际关系学院经济金融学院、研究生处承办。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