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郑成宏) 9月13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华北地区社科院第41届科研管理联席会”在津举行,会议主题为“强化有组织科研 以高水平科研管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钟会兵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贺亚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吕雪松,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崔云朋,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永胜,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院长(副主任)潘小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莹,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双等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会议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玉胜主持,来自华北五省区市社科院及有关地方社科院领导专家及有关人员近百人参加会议。
天津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他认为,本次会议主题紧扣时代任务,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并提出四点意见:要坚持高举旗帜,把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聚焦“国之大者”,提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贡献度和决策支撑力;强化有组织科研,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研管理新范式;巩固区域协同,激发华北地区社科事业发展的整体活力。天津市委宣传部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努力为全市社科界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保障,也真诚希望与华北各地乃至全国的社科界不断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互学互鉴。
钟会兵表示,在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的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理论、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更加重大、更加荣光。高水平的科研管理是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保障。天津社会科学院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有组织的科研管理等方面做出诸多探索,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打造研究特色和优势;遵循“五院”发展战略和科研管理“六为”方针,持续加大创新改革力度,不断推动科研管理提质增效,努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着力推动社科院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见亮点、见实效。希望此次会议成为思想碰撞与智慧凝聚的重要平台,促进各地社科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科研管理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
贺亚兰在《以首善标准推进有组织科研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主旨演讲中指出,强化有组织科研是地方社科院服务党和政府的重要保证,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途径,是推动科研工作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她结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实践探索,从五个方面展开交流:一是抓理论学习,筑牢思想基础;二是抓顶层设计,明确主攻方向;三是抓机制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四是抓调查研究,提升研究质效;五是抓人才队伍,激发内生动力。
吕雪松以《科学把握智库建设的基本规律 大力开展有组织智库研究》为题进行分享。她总结了对新型智库建设的四个基本认识与规律:一是地方社科院天然地要为地方党委政府做好决策服务;二是地方社科院要与地方党委政府决策需求做好精准对接;三是地方社科院要着重在深化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四是地方社科院要从“大问题”和“小切口”结合上寻突破。吕雪松还介绍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实施“河北中心智库建设提升工程”的主要举措,未来将持续开展有组织科研的谋划工作。
崔云朋在《以有组织科研强化创新策源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社科智慧》主旨演讲中指出,有组织科研强调的是科研活动的系统性、协同性与目标导向性,并从四个方面汇报了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有组织科研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方面的一些思考和探索:一是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有组织科研锚定研究方向;二是变革科研组织方式,以有组织科研提升服务效能;三是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以有组织科研构建要素支撑;四是创新科研管理与评价机制,以有组织科研激发内生动力。
李永胜以《以有组织的科研推动地方社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题作主旨发言。他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一是以更高站位强化顶层设计,锚定有组织科研的发展路径;二是创新体制机制,以制度创新激活有组织科研的内生动力;三是搭建平台载体,以资源整合夯实有组织科研的支撑体系。未来将着眼于迈进全国社科院系统一流方阵这一总目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全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研究成果更精准地服务决策、服务社会。
潘小刚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为题进行分享。他围绕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全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作了六方面的交流:一是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为牵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正确方向;二是以有组织科研为牵引推进科研体制创新;三是以“高”“新”社科机构建设为牵引推进科研平台创新;四是以跨学科交叉研究为牵引推进科研方法与手段创新;五是以精品成果导向为牵引推进高质量成果创新;六是以激发科研人才活力为牵引推进用人激励制度创新。
吴莹围绕《以有组织科研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了主旨发言。她强调,要坚持以有组织科研为核心抓手,系统推进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协同机制,注重纵横联动,打破机构和学科壁垒,通过有组织科研实现资源整合与同向发力;二是突出项目组织,紧盯国家重大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有组织科研凝聚跨领域专家合力攻关;三是优化成果产出,构建多维矩阵,借助有组织科研全面提升智库决策咨询服务的效率、质量与影响。
王双在《遵循“六为”科研方针,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主旨演讲中强调,天津社会科学院将围绕科研“六为”工作方针持续发力,包括深化主责主业认知,聚焦高辨识度学科建设方向;锚定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优化高等级成果产出生态;推动内外资源融通,激活高能级平台综合效能;强化担当服务意识,打造高影响力学术品牌矩阵;聚焦创新团队培育与人才梯队建设,筑牢科研高质量发展核心支撑;统筹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科研要素综合利用效能。
会议议定,华北地区社科院第42届科研管理联席会将于2026年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