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权衡:加快培育内需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时间:2023-11-08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权 衡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全面把握和科学认识培育内需体系、扩大内需战略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指明了方向。我们需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逐渐形成以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参与国际市场和分工,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充裕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发展“三资企业”;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使经济运行由封闭的计划经济内循环扩大到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往来。

在以“外向型经济循环”为导向的开放政策推动下,通过外资外贸带动外循环经济,利用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溢以及“适度”竞争,促进了内资企业的能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经济快速发展,解决了经济发展初期我国面临的外汇短缺、国民储蓄短缺的“双缺口”问题;二是我国从全球价值链、国际规则体系、全球金融市场等方面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作用不断增强;三是通过大幅引进外资,弥补了发展初期国内对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短缺;四是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逐渐转为制定者和引领者。尤其是过去10年间,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充满韧性活力。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这种外需导向型增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受逆全球化思潮干扰、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巨变等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需严重萎缩,“出口—投资驱动模式”带来的增长动能难以适应大变局下我国高质量发展需求,我国经济需要转向“内需—创新驱动模式”;二是当前大国竞争集中到“卡脖子”技术,以传统的国际经贸为主,以及“引进—移植—模仿—消化”技术发展模式也难以为继,需要转向自主创新模式;三是原来主要依靠“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导致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贸易附加值较低,多数产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升级与价值链急需转向拥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国际竞争优势,形成“以内需促进和带动外需”的新格局;四是国内经济发展面临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产业升级难度加大等结构性挑战,内部经济循环的不畅通、分割和碎片化难以支撑国际竞争力的全面快速提升。此外,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同样需要国内大循环的全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应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等问题,党中央多次强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而后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已经具备初步条件:一是近1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下降,加工贸易比重、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出口国集中度大幅度下降;二是国际技术转让力度下降,国内技术创新成为未来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三是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正在提升;四是国内营商环境、创新环境以及市场环境等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国内大市场效应和潜力全面显现。但是,从国际比较看,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仅为54.3%,远低于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内需扩大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前,世界经济“长期停滞”甚至“滞涨”等进一步显现出扩大内需战略的紧迫性。从国内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来看,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仍旧存在并影响潜在增长率提升,中长期我国最终消费的潜力与有效投资的空间有待进一步释放。另外,当前情况下,完善内需体系、释放内需潜力还面临一些紧迫问题,如消费回升动力不足,消费较为低迷状态;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面临修复压力,消费的持续恢复受到一定的制约;人口负增长因素开始显现,对扩大消费形成新的压力;供需不匹配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制约了需求体系和需求潜力的扩大。

从客观上来说,未来我国内需体系的活力和发展潜力仍然巨大,主要表现在:人口规模潜力大,收入增长空间大,消费规模正在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消费空间和潜力巨大;我国蕴含着巨大的有效投资空间,特别是投资效率有待提升的空间较大,投资总量、活力潜力巨大;产业升级发展与信息技术渗透,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绿色化、数字化融合等需要加大投资,有效投资空间潜力巨大。

基于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巨大优势,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就是要聚焦加快培育提高供给质量、优化分配格局、健全流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完整的内需体系。首先,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体系。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做大国内市场规模,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健全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韧性,进一步做强国内市场效率和质量,促进国内市场体系高效统一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其次,进一步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和衔接,加快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再次,坚持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着力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短期来看,扩大内需、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的着力点一方面在于恢复信心和扩大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恢复传统消费预期和信心,推动释放乡村旅游、健康养老、文旅休闲、国家公园等服务消费潜力,培育即时消费、直播电商、信息消费、智慧商圈等新消费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着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促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比如信息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创新基础设施投资等。要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以及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投资效率,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长期来看,要关注几个重要消费和投资热点,比如,依托高端医疗服务、养老康养、职业教育等,促进大健康大医疗消费;释放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消费潜力,特别是房地产发展带动家电市场更新改造的乘数效应,促进和提升住房消费品质和刚性需求;加快推动5G网站、宽带网、信息高速路等信息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科学装置、现代化实验室等科创类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大以社区医院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养老体系投资建设。通过加快扩大内需来稳定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持续扩大“收入—消费”良性循环的内需体系,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