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黄守宏: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应注意把握的若干问题

时间:2016-07-25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黄守宏

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是党和政府准确把握形势、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调查研究都有深刻阐述和精辟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强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做到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些都为我们做好调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研究室是国务院的综合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部门,承担着建言献策、撰写文稿等重要职责。要完成好这些任务,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欲寻安邦策,须行万里路。只有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也才能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掌握群众的鲜活语言,起草出思想深刻、鲜明生动的文稿。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珍惜和用好手中的笔杆子,以文辅政、以文报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一、做好调查研究非易事,须根底扎实立场正确

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关键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即调查要求真、研究要务实。所谓调查要求真,就是要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准确把握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经济社会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所谓研究要务实,就是提出的政策建议要可用、能用、管用,即符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简言之,调查研究要求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务实效。

求真务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方面,我们所要认知的经济社会纷繁复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另一方面,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存在着局限性,调研过程中往往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会走向真理。毛泽东同志曾讲过:“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科学的社会主义。”

调查研究要做到求真务实,需要坚持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求真务实之“心”。态度决定一切。调研者只有发自内心想求真务实,才会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去了解真实情况,聚精会神研究问题。倘若不是这样,面对复杂问题就会绕道而行,遇到某种干扰就会犹豫不决,碰到些许困难就会浅尝辄止。二是要有求真务实之“勇”。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方面认识不尽一致的情况下,调查和反映真实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能会与一些领导的看法、重要部门的看法不同甚至相左,有时甚至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需要调研者有无私无畏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三是要有求真务实之“法”。这就要解决好“桥”和“船”的关系,即调研方法的问题。只有方式方法得当,才可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四是要有求真务实之“能”。调查研究能否成功与调研者的素质密切相关。我们要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上下一番大功夫、真功夫、苦功夫,切实打好一些基本根底,包括打好政治方向和基本理论的根底,打好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根底,打好各领域业务知识的根底,打好基本调查研究方法的根底,打好思想素质和品格的根底,打好辞章和文字的根底。

做调查研究工作,立场问题至关重要。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总体来说,我们要立足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来分析和观察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由于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出现了群体分化现象,不同群体在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有时候截然相反。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不同的。一些群体在利用大众传播渠道特别是互联网表达诉求、维护利益方面的声音强、社会影响力大,而普通群众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表达自身诉求和维护权益的能力弱、社会影响力也小。比如,在农产品价格问题上,社会上往往只听到城市消费者的呼声,听不到农民的哭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政策研究人员,确实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诉求,但更多要站在普通群众立场来思考问题,从维护他们利益的角度来提出建议。这样做,实际上就是秉持公平正义的立场,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最大的负责。

二、着眼决策需要,选准调研题目

选题是调查研究的起点,选题是否恰当,往往决定调查研究的成败。这就如同开矿,地方选准了,可以相对轻松地开掘出丰富的矿藏;选不准,就可能劳而无功,一无所获。党政机关做调研,有别于学术研究单位,目的是为了服务决策、推动解决问题,属于对策性调研。文可载道,以用为贵。只有选准选好调研题目,有的放矢,才能进入决策者视野,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我体会,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选题:领导同志近期比较关心的问题,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方面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带苗头性、倾向性和趋势性的问题,重大部署、重大政策出台前各方面的反映、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出台后的落实情况等。以上这些,一般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从中选择和确定调研的具体主题,就比较容易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并予以采纳,从而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从调研的切入点看,有时可以“大题小做”,有时也可以“小题大做”。所谓“大题小做”,就是把一个很大的问题,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或者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来开展调研,以小见大,一叶知秋。所谓“小题大做”,就是抓住某个方面或局部的问题做调研,进而延伸阐发,从中提炼出对宏观大局的建议。

三、切实掌握实际情况,精心研究提出对策

调研题目确定之后,就要着手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大体上可分为设计、调查和研究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有着有机的、逻辑的内在统一性。设计阶段要围绕调研主题,对整个调研工作进行粗线条的勾画,包括采取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方法、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以及可能的结论;调查阶段要根据研究需要了解情况、搜集相关材料,还要做初步的分析研究工作、考虑对策建议;研究阶段往往需要补充材料、进行延伸调查。只有整体考虑、环环相扣、前后照应,才能很好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维全过程和调查研究的工作任务。

第一,做好调研设计。正如建高楼大厦要先有设计一样,搞调研也得有设计、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有的放矢、有序进行。否则,就可能使该调研的问题没调查清楚,该收集的素材没有收集到,该挖掘的问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以致到撰写调研报告时不得不东拼西凑、陷于被动。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可能收集已有相关调研成果。我们国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机构很多,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都有人研究过。充分了解和掌握别人已有的调研成果,可以从中了解很多情况,避免从头开始、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只有了解别人的观点、得失及可供拓展的空间,才有可能提出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观点。二是初步梳理调研主题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调研,才能使调查更加深入、直击要害,而不致流于表面、止于现象,才能使搜集到的材料有用、管用,避免做大量无用功。三是可以预先做出一些假设。学术性研究一般都要先有假设,然后进行检验和求证,以证实或证伪假设,即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搞对策研究也可如此。通过平时掌握的情况和已有材料的分析,形成一些初步观点,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去印证哪些观点是符合实际的,哪些是需要修正和完善的,哪些是根本行不通的。但决不能把假设作为定论,按图索骥,搞“论证式”调研,材料合之则用、不合则弃,这就违背了调研工作的初衷,是极为有害的。所有观点的定夺应以实际调查情况为依归,避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头。”

第二,深入进行调查。调查搞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态度和方式方法。调查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应根据调研主题来选择,有时可能要使用多种方式方法相互印证。这些年,我搞调查的基本方式是,先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若干地方的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待上几天“解剖麻雀”,全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再听取县、市、省有关同志的意见,回京后再与有关部委同志进行商讨。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式调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全面、客观了解真实情况,减少片面性。我感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解剖麻雀”。过去老一代领导人常用这种方式调研,有的在一个村庄、一个企业等基层单位住很长时间。现在人们慢慢地用得少了,而代之以其他调查方式。其实“解剖麻雀”式的调查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这是其他调查方式难以替代的。只有面对面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实地察看情况,才会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这种感性认识在判断形势、研究政策时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调查时要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对感觉有用的信息和材料要认真核对,对一些认为有价值的线索要把来龙去脉搞清楚,不能浅尝辄止、听风就是雨。搞调查免不了要提问,方式和技巧很重要。要因情而定,随机应变,或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或投石问路、先做试探,或竹笋剥皮、层层深入,或枯井打水、一竿到底,或耐心开导、循循善诱,或旁敲侧击、弦外听音。总之,要营造轻松的氛围,打消群众的顾虑,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否则就听不到实话、真话。

第三,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对如何解决问题也有了初步的意见,在“研究”这一环节就要运用科学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逻辑加工,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要看到,我们调查的毕竟是部分地方,不一定代表全国;看到的毕竟是局部的情况,不一定代表一般;听到的毕竟是部分人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多数;初步的意见毕竟是粗线条的,不一定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这就需要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对材料进行分类、归纳、综合,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观点和建议进行推敲、提炼、完善,使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对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区别性质”,辨识出是局部性的还是全国性的、是偶发性的还是趋势性的、是偏离还是符合发展方向的,等等。研究解决问题的建议时要“居高临下”,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分析和思考,准确判断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既要考虑其必要性,也要考虑现实可行性,还要进行国际比较,看看外国面对类似问题是怎么做的。有时还要考虑如果不采取措施会有什么后果。上述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进行多次交换、比较、反复,才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依据和判断的统一、典型和一般的统一。

还要指出的是,在分析研究和提出建议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像陈云同志所倡导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还要做到两点。一是不唯众。要勇于独立思考,不要随大流或人云亦云,不为多数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看法所左右。二是不唯己。不囿于个人成见,敢于否定自己不切实际的观点。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思维方式、用新的研究手段、从新的角度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四、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努力发挥应有作用

调研成果最终体现在调研报告上。报告写得如何,直接决定调研成果的成效。如果调研报告写得不好,即使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入,也可能打动不了领导,也就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甚至前功尽弃。领导关注什么样的报告?大体是领导原来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的重要情况,通过你的报告全面了解了;领导正在思考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时,你的报告及时提出了可行的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个高明的厨师,站在全局和领导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想领导者之所想与未想。

要写好调研报告,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下功夫,把握主题、突出主线、抓住重点,做到“凤头”、“熊腰”、“豹尾”。“凤头”就是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熊腰”就是内容要充实丰满,结构要严谨,条理要清晰。“豹尾”就是政策建议要切实可行、能用管用。一般说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一个主题。调研时可能涉及面很广,但写作时不一定要这样做。一个报告最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否则报告内容庞杂、面面俱到,容易失之于肤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写成系列报告,每一个报告突出一个方面的问题。二是优化结构布局。根据表达调研主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体和结构,统筹好材料和观点。既可以写成论证性的,围绕一些观点和建议来层层展开,也可以写成纪实性的,寓观点和建议于生动的事实之中。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最常见的是三段式: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政策建议。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条理清晰、整体感强,但把观点和材料、论点与论据前后分开,不容易直接看出其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往往会给人公式化、“八股”文的感觉。那么,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结构,即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三是精心选择例证。调研的材料很丰富,不能也不必都写进报告,要注意取舍。首先要有用,不管材料多么生动,如果与主题关系不大,就应舍弃,决不可因偏爱材料而损害了主题。其次要真实,不能使用未经核实的甚至虚假的材料。第三要新颖,用新事例、新材料、新数据、新语言、新概括,让人看了耳目一新。第四要典型,具有代表性,可以一当十,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说明问题。四是反复推敲文字。写调研文章不应过多雕饰、过于华丽,不要用词生僻、晦涩难懂,也不能过于平淡或空话套话连篇,而要准确、鲜明、生动、朴实,特别要注意运用群众的鲜活语言。即使讲道理,也要寓理于事实之中,不能搞纯粹的理论推理。要让人看得懂、愿意看,看了以后还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其中,要注意斟酌标题。俗话说,“文章要好,标题要巧”,“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对于调研报告来说,如果大小标题贴切、新颖、生动、简洁,就如同画龙点睛,一下子就能抓住领导的注意力。五是提倡写短报告。领导同志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长篇大论。调研报告要惜墨如金,力求短小精悍、简明扼要、简洁明快,意到言到、意尽言止,千万不要空泛议论、冗长乏味,动辄洋洋万言,让人到沙堆中淘金捡宝。我们报送给国务院领导的调研材料多在两三千字左右,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字。六是要讲求时效性。我们搞调研不是为了发表文章,而是为领导决策服务,因此时效性非常重要。情况在不断变化,领导的注意力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在领导关注、研究某些问题的时候,及时拿出报告、反映信息、提出建议,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否则,写得再精彩、再深刻,用处也不大,等于放了“马后炮”。在调研过程中,若发现重大问题、重要信息需要反映的,就及时反映,不必等全部工作完成后再上报。

调查研究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调研水平,为党和政府决策多出主意、出好主意,更好地发挥“智囊团”、“参谋部”和“思想库”的作用。


(来源:《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2015)》)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