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时间:2023-05-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春燕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5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成果月度发布会在京举行,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发布会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主题,发布了《中国学手册·新时代中国卷》《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民主观与发展路: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政治学》《经典与意义:礼与早期儒学的衍变》四项重大成果。

高培勇指出,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战略部署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断学习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不断巩固,在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取得新成绩。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行作为“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职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优势,努力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上实现率先突破,在人文基础学科领域以及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储备性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高培勇表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此次发布的四项重大成果,分别聚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的政治学知识体系以及探讨哲学与历史、哲学史与思想史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这些成果的发布,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力量。

《中国学手册·新时代中国卷》系《中国学手册》系列著作首卷,是以百科词条形式帮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读懂中国的工具书,设置了综合、专题、文献编纂、研究、交流传播五大类,共计580余条、73万余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宋月红、国际合作局局长王镭主编。该书旨在全面展现新时代中国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深刻揭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注重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宣介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主张,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的故事,为国内外读者深入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提供参考。

《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遵循,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危机和现代经济学演进为参照,结合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历史基因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并在新范式宏观经济学、中国版发展经济学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方面进行了探索。该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将中国发展经验总结为五点:一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二是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维统一,三是实行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为主的“三位一体”宏观调控,四是促进地方竞争、激发地方活力,五是努力寻找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西方之乱” 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民主观与发展路: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政治学》立足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对冷战前后几十年间世界政治中的民主之争、民主化与国家兴衰、政党更替与政治成败、道路选择与治乱兴亡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中国的民主观强调人民性、自主性、系统性、共识性、团结性和效能性,展现了对民主这一政治价值的全新理解,贡献了政治发展的中国方案,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开启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境界。”该书作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如此表示。

近年来,在早期儒学研究中,如何在吸收、借鉴新发现简帛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已有文献在战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礼记》(包括《大戴礼记》)对于战国儒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还有很大研究空间。《经典与意义:礼与早期儒学的衍变》以礼与战国时期儒学的发展为主题,较为深入地探讨了《礼记》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及其思想史价值,尤其重点探讨了早期儒学的政治哲学,集中探讨了礼与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该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丰说:“儒家倡导的礼乐不仅是一种复杂的仪式、一套系统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社会史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胡滨主持发布会,成果作者代表及研究所代表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