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华:​麻阳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研究

时间:2017-10-1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李兴华

摘要: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是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途径。文章在阐述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对麻阳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思路,设计了五种融合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思路;模式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是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途径。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力争十三五期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麻阳是省定贫困县,有91个贫困村,19215户贫困户,71343名贫困人口。20169月,县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生态长寿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把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新的有效路径。

1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意义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就是立足贫困地区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发挥扶贫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开发旅游来带动整个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地帮扶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稳步脱贫。加快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等特点,是产业扶贫的有效形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已逐步成为稀缺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贫困人口脱贫的核心是一高于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稳定脱贫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贫困人口的收入要高于国家现行的贫困线标准,并实现稳定增收。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将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自发而持续地向农村传输,带动贫困地区农业、住宿业、餐饮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贫困人口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入股和游客服务等途径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能够实现增收脱贫。

1.2有利于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会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撬动效应,加大贫困地区交通、安全饮水、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有利于帮助贫困人口开阔眼界、学习外来的经验,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人口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重新思考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重新分析乡村生活的意义和乐趣。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迫切需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会通过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制定乡规民约、加强礼仪培训等措施来保证乡村旅游有序发展,这些措施能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

2麻阳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1 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1)自然资源多样。麻阳地处武陵山区,山水秀丽,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生态良好,是休闲度假的天然宝地。麻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湿度适中,是休闲度假、避暑消夏的养生胜地。麻阳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森林覆盖率达66.8,有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的美誉。

2)长寿资源独特。麻阳位于沅麻红色盆地,富含人体必需的锌、铁、硒、碘等微量元素,形成一个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天然矿化池; 西晃山、雄山、八斗山等山脉横亘东西,与邻近地区形成了一个西南北三面较高朝东倾斜开口的簸箕形,是有效治疗人体疾病的天然磁化场;麻阳气候适宜,植被完好,氧气充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被喻为天然氧吧。麻阳是全国首批、湖南省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有46位健在的百岁老人,福寿文化已成为麻阳千年绵延的独特现象,是一方生态福地、长寿乐园。

3)旅游资源丰富。麻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缔造者之一、新中国铁道事业奠基人滕代远的故乡,有滕代远纪念馆、滕代远故居、湘西第一党支部旧居等红色旅游资源。麻阳苗族风俗独特,素有黔滇门户苗疆前哨之称,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是中国盘瓠文化研究基地;有浓宿楚巫文化的现代民间绘画,有中国民间文化绘画之乡的美誉。麻阳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4)交通条件优越。麻阳素有苗疆前哨的美誉,交通条件优越。枝柳铁路、渝怀铁路,包茂高速公路、209国道、308省道贯通全境,张吉怀高铁正在建设,立体型交通网络已经形成,麻阳已融入怀化市半小时经济圈,距国际旅游名城凤凰20分钟车程,距吉首、铜仁1个小时车程,便于承接湘黔渝三省的游客资源。县内交通已基本形成覆盖面广、通达性强的交通网络,水泥路面已经通到每个乡镇和村,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2 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1)思想认识片面。近年来,麻阳的乡村旅游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忽视了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特征和基本依托点,存在着简单复制、盲目跟风、乡村旅游都市化等问题,导致乡村旅游存在着特色不明显、形式粗放、内容趋同、产品单一的现象。

2)缺乏统一规划。麻阳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上,主要靠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没有制定全县性的乡村旅游规划,难以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市场供需匹配、市场竞争规范有序、整体运转和谐高效的乡村旅游体系,直接影响着其持续健康发展。

3)基础设施滞后。主要表现为旅游交通状况不好,交通连接度不高,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较为落后,配套功能不全,难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

4)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县财政持续加大了资金投入,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资金需求量大,开发成本高,资金投入还是严重不足。加之,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目前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信贷资金等社会富余资金没有有效地调动起来,造成了乡村旅游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3 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1)政策机遇。麻阳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首次提出大力推进旅游扶贫,湖南省旅游局也出台了《湖南省旅游扶贫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怀化市获批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这都为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党政重视。麻阳县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建设长寿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麻阳县策划并包装了武陵苗乡长寿小镇文化旅游、滕代远故居红色旅游、长寿谷旅游等一批PPP项目,组建了麻阳县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实施了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并注重乡村旅游与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放大了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效用。

3)市场机遇。乡村旅游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都市人群。当今中国,旅游已成为一种社会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寻求一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休憩之地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向往,麻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消费群体,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2.4 发展的威胁(threats)

1)市场竞争的压力。尽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培育了豪侠坪苗寨游、九龙湖水上游、楠木桥体验游、椒林农家乐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但周边的凤凰、芷江是知名的旅游风景区,沅陵、中方、洪江、泸溪等地的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2)贫困人口参与度不高。目前,麻阳部分偏远贫困乡村的村民思想观难以跟上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思路,对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甚至是持观望态度,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进程。

3)人力资源匮乏。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一大批懂技术、有知识的人力资源。受经济贫困等因素的影响,麻阳大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流向了城市务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环境保护的压力。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的发展乡村旅游。

3.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思路

3.1 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摒弃原生态文化是落后文化的误区,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思想,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大事、要事、急事去落实,主动出击,力争将麻阳挤入凤凰和张家界两大旅游圈,借助品牌辐射效应,借鉴先进管理和运营经验,实现联姻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3.2精准选择,做好规划。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生产、生活、生态特点,兼顾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的双重目标,精准选择旅游项目,避免雷同性和可复制性[3]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旅游业态。把握区域资源的特色,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做到既体现区域特色,又有利于差异化发展。

3.3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借鉴兄弟县区的管理经验,成立由政府牵头,发改、扶贫、农业、林业、旅游、国土、财政、国土、交通和住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管理与协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解决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融合发展中的交通、通信、电、饮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问题 [3]。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允许社会资本运作乡村旅游,倡导乡村旅游开发筹资社会化。

3.4包装营销,提升影响。认真分析旅游产业特点,并结合当前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整合山水、长寿、红色、文化、民族等旅游资源,找准麻阳旅游的形象定位,设计推出旅游新概念、新亮点,精心包装一批重点品牌,引爆旅游消费,提升麻阳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开展网络营销,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宣传和营销,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新成果、新亮点。

3.5多措并举,创业创新。大力推进长寿小镇、康养基地、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度假区、红色旅游基地、长寿产业园等新兴旅游业态建设,培育和扶持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镇村落、特色民宿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推进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养老、旅游+康养、旅游+产业融合等新业态[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激活县域经济的活力。培训一批、引进一批、交流一批、帮扶一批等方式,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乡村旅游的创新创业人才。

4.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模式

4.1长寿康养型。长寿文化是麻阳一块金字招牌。麻阳山水资源优越质,空气负氧离子高度密集,动植物资源丰富,人居环境天人合一,适合发展长寿康养型旅游项目。要以长寿谷、苗乡武陵长寿小镇等为重点,把麻阳建成一个天然氧吧,吸引一批候鸟型游客,发展壮大长寿康养产业,擦亮生态福地、养生天堂的名片。

4.2生态观光型。依据生态优势打造生态村寨,正成为当下乡村旅游新时尚。麻阳山美水秀,谷深洞幽,树珍石奇,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要立足生态资源,以岩口山村、报木山苗寨等为重点,精心打造一批生态观光型的特色村寨。

4.3产业融合型。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乡村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养老产业联动发展。要充分发挥柑橘、黄桃、猕猴桃、蔬菜、畜禽等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楠木桥大学生村官创业园、梦里桃花源等一批集农事体验、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型乡村旅游。

4.4红色印象型。麻阳是革命老区,是中共湘西第一支部的诞生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的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要以岩门镇的玳瑁坡村滕代远故居、大桥江乡的杨柳坡村湘西第一支部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红色印象型旅游项目。

4.5文化传承型。麻阳境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苗寨建筑布局,展示了苗族建筑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要以豪侠坪村古民居、千年古镇锦和、郭公坪土墙民居、满朝荐书院等为重点,打造一批苗族文化传承型乡村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 张春美,黄红娣,曾一.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06):625-631.

[1] 彭梦春. 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及趋势分析——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J]. 农业展望,2016,(12):20-2337.

[3] 鲁春阳,文  枫,王锦峰,等. 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联动研究[J]. 农业经济与科技,2017,(03):92-94.

[4]范永平. 关于汝城县旅游扶贫的思考[C]. 研究与决策,2017,(6.

 

(作者简介:李兴华,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现任麻阳县委副书记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