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丁吴勇:文件贵在有实效

时间:2020-01-06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丁吴勇

文件旨在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取得实效。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就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加大文件精简力度。目前来看,文件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文件实效仍需提高,不少文件的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不解决实际问题,交差的文件多、应付的文件多,能落实的文件少、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件少。如何提高文件的实效性,值得各级公文拟制者的深思。

一般而言,导致文件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无非是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调查研究不够、文件考核制度不健全。提高文件的实效性,就需要对症施治,从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提高文件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发文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唯文件落实工作的固有思路,坚持政治导向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基层所需,坚持服务导向响应大众关切,坚持实践导向突出文件实施效果,少发文、发短文、发管用的文。二是转变工作考核理念。考核工作时,要转变重留痕轻实绩、重行文轻实效的观念,进一步创新考核检查的形式、健全考核检查的程序,不简单将印发文件作为判定工作是否落实的唯一标准,走进基层单位、走入基层群众察实情、问实效。

加强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制定好的文件,前提是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一是深刻领会上位文件精神。深入学习上位文件精神,高度关注上级文件中的限制性内容、责任性内容、授权性内容和任务时间节点,坚持防止缩小上级限制性内容和责任性内容、随意扩大上级文件授权范围并举,同时明确承接任务的责任单位、任务指标和时间节点,将上级部署任务具体化,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及时准确落地。二是深刻把握本级情况。对于文件中牵涉到其他部门职责的内容,应该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做好工作协调,尽量达成一致意见,统筹好各业务条线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切实掌握下情。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调研,明晰下级机关所需、企业法人所期、社会公众所盼,涉及到重大公共利益的文件,除涉密外,应广泛听取公众和行业专家意见,了解工作的关键点、难点。制定政策措施时,一方面,要做好政策预评估工作,增强政策的预期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另一方面,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能“一竿子”插到基层的工作举措,减少层层发文,保证政策能够顺利落地见效。

健全文件管理。一是将公文管理关口前移。建立发文立项制度,对于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由各责任单位按年度申报发文计划,申报时要提供制发文件的理由依据、拟解决的问题和政策可行性分析,倒逼发文单位提前筹划布局、深入调查研究。重要文件送签领导前,要附齐起草说明、政策解读、政策预评估、合法性和公平竞争审查意见,先经内设法制机构和办公厅(室)审签把关。二是严格公文内容审核,把审核的重点转变到文件制发依据是否充分、上级政策是否落实、制发程序是否规范、政策措施是否具体等内容上。三是建立文件落实评价制度。加强文件制发后的跟踪问效,健全文件全流程管理机制。围绕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影响因素,采集下级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全面客观评价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对措施合理、实施效果好的文件,批准继续适用,并对责任单位进行绩效奖励。对措施不合理、实施效果不佳的文件,研究进行修改、废止和制定配套文件等工作,保障文件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作者单位:湖南省政府办公厅)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1月4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