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周绍朋: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时间:2025-07-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绍朋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作出部署。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度重视。新征程上,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应准确理解“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加强协调配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与活力。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

  市场基础制度是指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等。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是由众多市场主体通过一系列生产和交换活动来实现的。没有市场基础制度的统一,市场交换就会出现混乱,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就无法有序进行。确保各项市场基础制度的统一,是实现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中,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它作为独立的法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自己的法人财产,而这些法人财产又是由不同出资人(包括国有资产出资人和非公有资产出资人)按照法定程序共同出资形成的。这就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制度体系,建立和不断完善统一规范的涉产权纠纷案件执法司法体系,依法保护企业法人财产权和出资人财产权的安全。同时,还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统一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和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市场经济活动顺利进行。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各项市场基础制度日趋完善统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目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统一和严格执行市场基础制度。在统一市场准入制度方面,需要进一步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制度和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擅自提高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同时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确保那些不符合市场主体标准的企业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依法依规有效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优化企业资产配置效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统一公平竞争制度方面,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要素获取、产品销售、政府采购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强化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贯彻执行,加强司法和司法监督,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统一社会信用制度方面,不断完善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信用信息标准,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各种专业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依法依规编制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风尚。

统一市场基础设施

  市场基础设施一般是指为市场提供交易场所、物流和信息网络等基础条件的设施设备,主要包括现代流通网络、市场信息交互渠道、市场交易平台等。如果说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属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软件建设,那么统一的市场基础设施则属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硬件建设。硬件和软件建设都统一,才能保证整个市场体系的运行畅通,促进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统一市场基础设施,实际上就是要实现市场设施的高标准建设和联通,也就是要建设统一互联的现代流通网络、统一互联的信息交流渠道、统一互联的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统一的现代流通网络,主要是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行公路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等多种运输形式的联合运输。加快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商贸流通平台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线上线下交易融合。建设统一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主要是建立统一的商品交易信息发布机制,优化重要信息发布渠道和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实现各领域市场公共信息互通共享,提高产权和各种商品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统一的商品交易平台,主要是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扩大到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各类公共资源,加快推动商品市场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打造综合性商品交易平台。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

  政府行为尺度就是行政机关在行使公权力时需要遵循的法律准则和权力边界,其核心是规范的依法行政体系与监督机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就是要严格按照统一的市场经济法律规范,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权力边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经济关系、行政关系和法律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必须依法确保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归根结底,就是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是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统一政府行为尺度,首先必须明确政府行为尺度。衡量政府行为尺度的标准,包括法律、责任约束、监督与制衡三个维度。法律维度,就是要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政府的所有行政行为都必须以现行法律为依据;责任约束维度,就是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对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保障权责统一;监督与制衡维度,就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要接受法律和社会等方面的监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重点在于坚持依法行政,消除个别地方政府擅自出台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度、办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

统一市场监管执法

  市场监管执法是指政府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等行政活动,其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市场监管执法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管理职能。市场监管是否科学有效、执法是否公平合理、监管执法措施是否得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市场作用的发挥。

  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就是执行市场监管执法职能的各个地区、各个部门都要坚决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现实经济运行中,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市场监管执法方面还存在不统一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和运行,应当尽快加以改变和完善。

统一要素资源市场

  要素资源市场是指生产要素和资源在交换或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市场体系,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土地和劳动力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能源和生态环境市场等。发展要素资源市场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要素资源市场的发达程度反映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不断建立和发展起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国要素和资源市场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资支撑。当前,党中央又把统一要素资源市场作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说明进一步提升我国要素和资源市场发展水平,对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统一要素资源市场,关键是根据各种要素和资源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分别制定统一的市场政策和发展规划,实行统一的发展和监管措施。应聚焦难点和痛点,打通堵点和塞点,补齐短板,确保各种要素和资源市场高效、畅通、规范、有序运行。统一资本市场,关键是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健全准入管理。加大对股权市场和证券市场的统一监管力度,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监管体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统一土地和劳动力市场,重点是实现城乡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统一。统一土地市场,必须统筹城乡增量建设用地与存量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对已由规划批准的用地项目,严禁随意改变用地性质。统一劳动力市场,重点是健全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合理顺畅流动。把统一劳动力市场与稳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使统一劳动力市场成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和路径。统一技术市场,主要是打破地区和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建立健全全国性技术交易市场,推动各地区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建立和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科技信息交流互动,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高设施设备和信息利用效率。统一数据市场,主要是适应数智化发展的需要,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有效解决数据收集、整理、储存、传递、共享中的数据孤岛和碎片化问题。统一能源市场,应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双碳”目标,有序推进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统一生态环境市场,主要是依托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等。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为了更好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必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当今国际贸易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国际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都必须立足于畅通国内循环。国内循环,就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通过国内市场来实现的经济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则是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通过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实现的经济循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扩大消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破除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中,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加快构建和进一步完善更加便捷、安全、畅通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效衔接。这些都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来实现。

  (作者:周绍朋,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