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张家玮
5月17日,第二届中共党史党建学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高峰论坛在济南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理论基础等核心议题进行研讨,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理智慧。
基本遵循
实践的深化推进与理论上的开拓进取,共同催生出中共党史党建学。中共党史党建学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既要坚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般原则,也要遵循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具体原则。
必须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柳建辉提出,历史观是历史研究的前提,需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方法,将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史料和深入分析基础上,正本清源、凝聚共识。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历史观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人民立场、全球视野,深化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武汉大学政党研究所所长丁俊萍认为,构建知识体系要坚持大历史观,坚持党史党建的主题、主线,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重大命题。
必须凸显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特有逻辑。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商志晓提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鲜明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特征,要求这一学科必须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学术与政治、真理与价值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认为,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应坚持宏观问题微观化、历史问题现实化、实践问题理论化。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郑传芳认为,要准确把握中共党史党建学特有的政治性、纪律性、严肃性、规范性、科学性。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丁俊萍认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成立以来规范学科设置,明确规定了学科范围和研究方向;增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硕士、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完善学科布局;建立特色化学科平台,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中共党史党建学仍面临同质化倾向、研究方法单一、学科评估体系缺乏数据支撑、学术共同体构建薄弱等困境,因而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化基础研究、创新研究方法、加强队伍建设等解决其发展问题。
深化基本理论研究
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要不断充实研究的内容体系,特别是丰富基本理论研究,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走深走实。
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研究,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的政治使命。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王庭大表示,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奥秘所在;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成功之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以伟大的社会革命促进伟大的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认为,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实践创造,呈现出政党文化建设的大格局、新气象。未来,要坚持思想文化建设是根本、法治文化建设是关键、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着力推进新时代政党文化建设。苏州城市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田芝健表示,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党责任体系研究,具体包括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员和干部的严格自律责任三个方面。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原局长杨明伟表示,要把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研究;把握党的领导这一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和命脉,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建设问题研究;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研究;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有关民生问题的研究,与时俱进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
科学方法
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应从这一整体知识体系的内在结构入手,系统化、层次化、具体化分析,着力开拓对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研究。
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是构建整体知识体系的基础支撑。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跃认为,资政育人功能是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的突出特征,围绕人才培养加强理论研究,是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的突破口。齐卫平表示,要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不是交叉学科,它有独立的学科边界,坚持自身研究对象、学术范畴、理论视域是研究的前提;运用政治学、社会学或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范畴、理论范式、分析框架进行研究是方法的借鉴。商志晓提出,应提升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属性,强化系统性的学理阐发;聚焦“中国共产党”学科主题,构建统一完整的架构体系。
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术体系,是构建整体知识体系的核心主体。丁俊萍认为,要构建兼具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和中共党史党建特色的学术体系。商志晓提出,一方面,在完善学术体系层面,要着力说明事实、阐明事理;另一方面,注重价值观塑造和引领,旗帜鲜明地申明我们党的基本态度,明确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学术研究不只是描述事实真相和客观进程、揭示内在本质与规律,而要阐明如何看待事件的利弊得失和长远影响,融入党和人民的意志、愿望与价值追求。
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话语体系,是构建整体知识体系的语言载体。核心概念与范畴是话语体系的基础。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表示,要注重提炼原创性概念和标识性概念,如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新型政党制度等。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校刊编辑部主任谭建认为,要运用科学话语,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中共党史党建理论。一方面,要以权威文本为依据,避免断章取义;另一方面,要从基本理论、现实实践、受众需求、国际视野四个维度深化话语体系研究。
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