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5月10日,“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2025年第四期“东方青年学人沙龙”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致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余新丽主持开幕式。
周承表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社科青年学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青年学人应进一步增强科学理论武装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主题发言第一阶段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凯教授主持。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顺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洋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包炜杰、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以及上海市委党校吴波老师分别围绕“把握关键命题: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阐释的重要向度”“提升党的创新理论对外传播力的思考”“澄清对‘学理化阐释’的几个认识误区”和“中国共产党推进创新理论体系化的基本经验”等作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第二阶段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叶柏荣主持。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宋艳丽、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博成、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立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赖和魏旭老师分别围绕“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在历史纵深中把握和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体系化学理化阐释”和“‘第二个结合’铸就中华民族的文明自信”等作主题发言。
《思想理论战线》主编、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明之和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郑丽平进行点评。两位专家肯定了与会学者从不同维度切入“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形成互补的逻辑体系,体现了青年学者对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度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教授总结表示,中国学术界正致力于突破西方范式束缚,构建具有自主性的知识体系,为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当前,党的创新理论学理化体系化阐释应该立足中国现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前沿作为研究场域,从鲜活的事实中提炼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解释中国问题。
与会专家一致认同,青年学者应该主动突破思维定式和西方中心主义,回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所提出的时代问题,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以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原创理论为使命,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学术篇章。
本次活动由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基地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