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中外学者关注数字时代教师转型路径

时间:2025-10-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徐州

中国社会科学报长春讯(记者赵徐州)10月11—12日,在吉林长春举行的“教师教育东西方论坛2025”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索数字时代教师角色转型与能力提升的核心路径。

推动教师在职教育从传统模式向新型范式转型成为共识。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时见提出,高质量教师培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需探索教育家精神引领、专业素养发展、结构优化及国际化建设的新方向。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饶从满认为需重构教师发展生态,以多维效能指标替代单纯学时计量,激发教师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王红从学理层面探讨了教师培训的深层价值,提出应超越将教师培训视为简单知识传递的“知识消费”观念,确认其作为生产“实践性知识”关键场域的核心地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员荀渊提出,应通过课程体系、标准体系、协同体系和支持体系等要素的重构与优化,系统提升科学教师的核心素养。

人工智能对教师教育的赋能作用备受关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教授莎拉·格拉维特强调,要让教师具备基于科学认知设计教学、评估与调整策略的核心能力。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陈高伟分享了基于AI的自动编码与反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宋萑同时呼吁,教师专业伦理需在国家政策引导、学校内部建设和教师自身重塑三重维度上协同重构,以应对时代挑战。

针对教师教育数字化与结构性挑战并存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黄嘉莉认为平台应成为支持师范生“做教师”的系统,通过构建“情境参与、个体调节、协同共构”的互动机制,促进其教学能力发展与身份认同生成。

论坛由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