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吴田: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2-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田

2015年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经历了一段黄金时期,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五大功能的发挥成效显著,智库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大智力支持。回顾这一发展历程,要科学总结成绩与经验,理性分析问题与应对方案,从而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智库建设成效显著

首先是主动性强。一是在咨政建言和理论创新方面,已经由最初对国家政策方针的被动阐释验证转变为如今的主动创新创造。二是在舆论引导方面,“不想做”“不会做”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日渐普及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一位智库学者都可以成为观点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引导社会公众思想和舆论导向的意识和成效都大大增强。三是在社会服务和公共外交方面,智库越来越积极主动地扮演好政府的补充角色。在社会服务方面搭建好社会大众和决策者之间的桥梁,更加关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而不再只是高居庙堂,仅关注那些“高大上”的问题;在公共外交方面,担当好“第二轨道外交”的使命,积极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召开国际研讨会,尤其是今年开始兴起的更加便捷的网络视频会议,就国际相关领域重要议题进行跨越国界的沟通和交流,外交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其次是精准性高。近年来,随着智库本身的成长和探索,加之各智库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国内各主要智库和智库学者逐渐熟悉且掌握了智库研究的特点。一方面,研究选题更有针对性,能够切中问题的要害,不再是泛泛而谈。各智库从自身研究专长出发,就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探讨和深入剖析。另一方面,研究成果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更加符合决策者的需求,智库成果多要求论述言简意赅,主次分明,可读性强。近年来,国内智库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出多样化的成果表现形式,甚至是多语种的成果集,并且借助全媒体传播方式,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精准信息推送。

最后是特色性突显。近年来,国内主要智库在不断磨合中基本找到了各自在智库市场中的细分领域和特色化定位。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类型智库分工有序,合则事半功倍,各取所长形成“1+1>2”的合力;分则各显神通,站好各自领域的重要岗位。另一方面,智库研究的民族性、地方特色性、行业性逐渐突显。新疆、西藏、云南等地区涌现出一批专门研究民族问题、边疆问题,具有极强地域独特性的特色化智库,这些智库可以借助各自的区位和文化优势与相邻国家开展各类合作。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一体化地区也孕育出许多跨地区、联盟性的智库机构。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行业的兴起,许多相关行业领域内具有技术优势、交叉学科的“工程类”智库也在不断出现。

健全规制建设 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在看到显著成绩的同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第一,对智库的定位认识尚不到位。近年来,智库建设的热浪此起彼伏,各地建设智库的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在相应资金、人才等资源方面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因此,许多机构都希望借此东风建立智库。但问题是许多机构连基本的智库概念都没有认识清楚,对智库含义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是机构内部的战略咨询部门或者“点子公司”,与真正意义上的“智库”还有较大差距。第二,一拥而上,盲目砸钱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智库数量的逐年增加和各类智库排行榜的不断涌现,许多新兴或者小体量的智库为了提升自身影响力,或者为了追求在竞争中取胜,出现盲目追求见报率、批示率等趋势,甚至存在“购买”特聘专家成果之嫌;有些机构徒有智库之名,试图借助智库建设浪潮获得地方的项目支持、企业资助,从中谋取利益。第三,过度追求“短平快”的问题逐渐显现。与学术研究相比,智库研究有“短平快”的特点,但是近两年越发出现了过度化的势头。智库研究大有媒体报道化的趋势,争抢热点、争抢头条之风日起。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及面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国内外热点事件,辅之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部分智库或者智库学者为追求热点急于发声,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表观点等问题时有发生。

针对仍存在的问题,未来进一步推动智库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规范行业,出台标准。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经历了试点期之后已经进入建章立制的阶段。过去的几年,智库界出台了一系列分类型、分领域的“意见”和“方案”,接下来应当出台相关领域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制定各类“实施细则”。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起草的《人文社会科学智库评价指标体系(GB/T 40106-2021)》就是在该领域的有益探索和突破。下一步应推进智库各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尤其是关乎智库核心业务的人才选聘、成果产出、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国家级标准应当尽快出台,指导地方基于实际情况开展标准化工作,进而规范智库行业秩序,优化行业环境。

统一认识,清朗风气。在开展智库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主管单位等角色的带动来统一对“智库”概念和定位的认识,在经历了几年相对自由的生长期之后,应当有计划地对智库行业进行“整顿”。首先,需要规范定位,通过宣传等途径尽快形成全社会对“智库”概念的统一规范性认识,这不仅有助于智库界本身健康发展,帮助社会各界厘清智库概念,也有利于智库功能更加有效发挥;其次,要对徒有智库之名但无智库之实的机构,甚至是打着智库的旗号获取资源、谋取利益的机构严格要求其限期整改;再次,各地主管部门要对辖区内智库进行摸排清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整改不达标的“假智库”或者已经不再运营的“僵尸智库”要及时清理,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

鼓励钻研,夯实积累。近年来,科学家精神的传扬带动了科研领域精神面貌的提升,智库领域也应当在此方面下功夫。许多主流智库经历了一定阶段的发展后都认识到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研究领域的学者就不需要潜心钻研。尤其是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的特点决定了任何领域的“专家”都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戒骄戒躁,勇于攀登。因此,智库学者需要找到“快”与“慢”的平衡点,既能够保证研究成果的高质量、高效率,紧扣时代脉搏,又能够不放弃所在领域的积累沉淀,出细活、出精品。这是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对于那些能在关键领域、关键时刻做出精准判断、科学方案的智库专家应当给予表彰和宣传,让更多的智库人有榜样、有方向。

完善机制,才尽其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智库领域已充分体现。几年来,各智库为了自身的发展都在不遗余力地引进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并且许多受限制约束相对较少的智库,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智库是涵养人才“蓄水池”,用得好便是最有利于各类人才合作共进、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平台之一。因此,各智库如何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保障费尽心力引进来、培养出的人才能够“留得住”,并且能够“用得好”,是下一步各智库需要着力和比拼的重要方向。并且,随着国内外籍人才的不断增多,以及年轻人愈发挑起大梁,如何弥合文化和代际鸿沟,设计出更加符合多元化背景的人才发展机制,对各智库而言也是一项挑战。

加强宣传,促进转化。与智库发展热潮相伴的是智库成果的井喷式增长,这其中不乏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来看,不少好的成果没有得到重视和很好的应用。这一方面要归咎于宣传不到位,尤其是部分智库不擅长也不重视成果宣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目前国内社科领域的成果转化机制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与自然科学领域还存在差距。由此,智库在接下来的发展进程中,要建立起系统化的成果“发现—宣传”机制,及时筛选出优质成果,并有效宣传;还要与相关产业或是政府部门打通渠道,探索更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让优质成果能落地、能转化,进而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