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胜:美好社会建设从乡村出发

时间:2017-11-17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陈文胜

陈文胜:美好社会建设从乡村出发(图1)

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的根本要求,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提出来的“美丽乡村”到“美好乡村”的基本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从“小康社会”向“美好社会”迈进。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疑要置放在“美好社会”的建设中,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上来,才能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的核心要义。

一、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突出的短板在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同时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准就是“看老乡”,而“老乡”主要在乡村。根据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来看,最不平衡的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最不充分的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美好生活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的最大群体是农民。所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在乡村,不补齐乡村短板就拉低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水平,严重影响人民的美好生活,无法建设美好社会。因此,美好社会建设必然要求从乡村出发。

二、推进全面现代化的时代难题在乡村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完成了上半程,还有下半程。上半程是快速地推进了工业化,我们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亚当·斯密认为,农业的剩余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先决条件。我们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这说明中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因为工业的发展已经不依赖于农民的剩余了,这是我国一个千年大变局。但是,现代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而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是匹配的,工业化走在城镇化的前面,所以,还有现代化下半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的时代难题,主要是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很好地推进工业化,又不能牺牲农业成就工业。在中国农业不只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还有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这样一个最大战略问题。面对这个时代难题,党中央把农业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发展没有给工业化带来很大的问题。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政策的问题,但都能够清醒地认识,不断出台三农一号文件,不断地及时调整政策应对。所以,在现代化的上半程中处理好了工农关系。在现代化下半程中,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人口向城市集中这个大趋势没法逆转,如何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确保乡村与城市共同发展,这是现代化下半程的时代难题,解决的关键在乡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从乡村出发。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首先在农村改革推进城市改革的发展道路,也是从乡村出发。因为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是温饱问题,解决温饱问题的落脚点在乡村。那么,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实践中,面对现代化下半程的时代难题,对社会主要矛盾及时作出科学判断,把乡村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部署。毫无疑问,推进现代化下半程必然要求从乡村出发。

三、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最大的动力在乡村

现在城市病已经对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人民的美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迫切需要如何来破解这些社会发展难题。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回归乡村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同样出现了返乡潮。如何推进城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有些人说美好生活不再需要强调物质文明了,那也是错的,美好生活最终是高质量的生活,既要高质量的物质文明,也要高质量的精神文明,包括生态、文化、社会、人与人之间亲情的关系等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美好”两个字来涵盖,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就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最突出表现在乡村,美好生活的最大发展空间是乡村,美好社会建设最大的动力在乡村,所以,“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当前,中国的社会阶层已经出现了高、中、低端的消费分化,但农村的生产模式没有发生变化,生产没有满足市场的需要,有很多农产品都是从东南亚国家进口。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如果农产品的品牌化特别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品牌化没有成功的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失败了。如果再不走品牌化的道路,不用说乡村振兴,整个农业都会出问题。所以,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产业兴旺,最核心的是农业发展。大宗农产品要品牌化,高、中低端的农产品都要品牌化,要走品牌化、品质化的道路。特色农产品要高端化,因为特色农产品是独特的稀缺资源。科技创新要绿色化,不仅要产量,更要质量。社会化服务要规模化,因为农业现代化不仅是耕地的规模化,更是装备的现代化。在我老家人均只有3-4分地,那么小的规模化通过社会化服务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所以,社会服务规模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城乡一体化研究智库团队首席专家,本文系作者在湖南省社科院举办的“贯彻发展新理念  转型升级补短板——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乡村发现网根据录音整理


相关链接

省社科院举行贯彻发展新理念 转型升级补短板——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题研讨

罗云寿: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抓手

陈文胜:美好社会建设从乡村出发

刘茂松:科学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

汤建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亮点与新

谢瑾岚:以“互联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

王文强:湖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