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刘新荣:从湖南农业问题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时间:2016-12-1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刘新荣

湖南农业和全国农业有共性,但是湖南农业也有它的个性,湖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应该具有典型意义。

一、湖南农业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山地农业如何现代化?湖南农业更多的是山地农业,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农业。这是湖南人要解决的问题。湖南面临谁来经营山地农业,如何促进山地农业现代化这个严峻的问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有的耕地在减少,如何保持耕地红线,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现在稍微平坦的地方都起了房屋,稍微肥沃点的地方都建了工厂,尽管是农业大省,但工业化、城镇化也非常快,工业与农业的资源争夺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山地农业实现机械化很难,只能是小型机械化,而且实现机械化运作和成本高,成本高就没有竞争优势,玉米、小麦、大米等,现在都需要调进来保障需求,原因就在于没有价格优势,成本降不下来。

二是生态问题如何解决。湖南有很多的传统村镇,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比较多,但是破坏的速度也比较快。与全国一样,湖南同样面临着生态问题,长沙有时候的空气质量跟北方的雾霾程度差不太多,尽管是少数情况,但也是很严峻的问题。从省会城市,再到经济较发达的县城,空气污染问题也在逐步显现。目前湖南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面临的形势也比较严峻。

三是谁来种地。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在湖南比较突出,比耕地集中、平坦的那些地区更加突出。谁来经营山地农业?要么要留住农民,要么就要引进企业来经营。引进企业经营,农业成本这么高,怎么引进?这给政策的制定提出了难题。这个难题不解决,再往后走10年可能形势会更加严峻。

二、湖南农业改革改什么、留住什么

农业改革改什么?最重要的是改体制,改思路。像山地农业也好,平原农业也好,农业的功能的转化很重要。过去发展农业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现在是要解决生活品质问题。过去农业只有供应食品的生产功能,往后走可能越来越重要的是非生产的功能,尤其是生态的功能可能是第一位。如何拓展农业的功能可能是中国农业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在我们留住了耕地红线、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稳定了当前的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情况下,可能要利用国际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生产粮食没有优势,就发展其他的优势。我们的优势也可以跟国外去交换。我们把那些地标性农产品做成文化,而不是食品,就有很好的交换价值。它的品质在那儿,它的生产方式在那儿,注入文化的元素,可能就有了较高的交换价值。

改革要留住什么?不能全改了。在湖南肯定要留住青山绿水,不能因为发展山地农业把山变成了梯田。要留住清新的空气,留住传统特色的村庄,还要留住一部分农民。不能搞超常规的城镇化建设,因为暂时没有能力把它搞得很好。所以一定还要想办法留住一定数量的农民。要有人愿意在农村里生存,在农村里生产,让他感觉到满足,感觉到幸福。现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也很想在农村这种空气新鲜、优美的环境里面生活,但是由于他在那个地方没有生存发展的能力,他只能到城市去牺牲自己的健康去挣钱。然后幻想着以后再回到美丽的家乡,问题是30、40年以后美丽的家乡还在不在?帮这些人留住他未来回来继续当老农民的那个条件非常重要。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研究员,本文是根据作者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座谈会上发言的录音整理)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