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北冰:找准定位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时间:2019-02-20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北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湖南寻找发展新动能、开拓发展新空间、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一带一路”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湖南作为“一带一部”地理经济高地,是大湾区辐射的前沿阵地。我省应抢抓先机、找准定位,让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目前,香港正在积极转型,打造大湾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金融与科创的融合,将加快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澳门也在加强和周边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创新发展。香港、澳门在新时代的转型发展,为其与湖南的合作共赢提供了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及健康服务、航运物流服务、资讯科技等八大产业,将合作区打造成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现代化示范区。湖南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直接辐射区域和拓展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中低速磁浮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创科成果,创新实力不断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创科产业合作基础优越、前景广阔。随着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成通车,香港与长沙由此进入“3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密切了两地间的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基于上述条件,湖南更应该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共同发展。

当前,湖北、广西、贵州、江西等湖南周边省份都在积极谋划、部署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湖南应主动把握大湾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避免在区域合作的浪潮中错失良机,更应该避免在未来发展中被边缘化:一是要理清思路,摒弃“亦步亦趋,跟在潮流后面走”的观念,主动构筑平台条件,吸纳大湾区溢出的资本、技术、人才要素,在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占得先机;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是走一步算一步,而是把上游、下游等配套做好,把发展环境营造好,才有可能赢得好项目的青睐;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与实践,逐步改变以往“土地是第一资源,投资是第一动力”的观念。

湖南应如何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笔者建议从“五个注重”着力——

注重顶层设计,加快制定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行动计划。在总体战略牵引下,以“创新合作”为使命,实现与大湾区在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信息链、资金链上的深度整合;以“同创共享”为宗旨,发掘区域协同发展的潜能和优势,整体对外拓展全球化大市场;以“泛珠合作”为抓手,在中央政策引领下,建立统筹推进机制,深化产业协作区域合作。

注重平台建设,加快建设港澳科创园。尽快在长沙筹建我省港澳科创园,使之成为省、市政协港澳委员的交流中心、在湘港澳企业家的联谊中心、湘港澳创科人才工作站、湘港澳联络服务中心和港澳新创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平台。

注重产业合作,科学发展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湖南应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为契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和资源输出。要在示范区以系统化、特色化为导向,科学规划、加快培育与粤港澳大湾区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以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注重智力支持,成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要由粤港澳大湾区内符合一定资质要求的骨干企业、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积极就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问题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此外,应建立粤港澳三地湖南商会、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吸纳行业、社会意见,着力扩大公众参与。

注重营造环境,加快提升工作效能。领导干部观念要更新、思想要创新。招商、引资、引智要有创新的服务观念,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服务效率、降低市场主体创设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力,为粤港澳大湾区转移产业提供与国际接轨、和大湾区同步的服务质量和发展环境。

(作者系湖南省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来源:湖南日报 ,2019年2月19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