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杨胜刚:把握大势 提振信心 推动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1-04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胜刚

多方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瑞士银行集团、高盛集团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普遍预计,新兴市场在2024年会重新迎来较快增长,而其加速复苏的重要动力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在全面深刻分析我省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精心研究谋划2024年经济工作思路,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对于扎实做好我省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多维视角看湖南经济

  省委全会指出,2023年湖南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前低、中稳、后升”的发展态势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特点。即使面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营主体预期偏弱、产业支撑能力不足、要素保障日益趋紧、主要指标增速放缓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与冲击,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无论从纵向跟自己比还是从横向跟周边省份比都可圈可点。

  如果仅从单一的增长指标数据或者一年的指标来判断一地的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既不科学也不完整。“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前两年,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长数据都在全国前列。产业规模日益壮大,2022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居全国第3、中部第1;连续3年推进“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和“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技术500余项。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21年以来,全省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9万人;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6%,101所“芙蓉学校”全部投入使用,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4.6万个。

  2023年重点工作带动效应持续增大。以“发展六仗”“三大支撑八项重点”为抓手,1至11月规工增长4.6%,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消费增长5.9%。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持续增进,在种业、先进制造业、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等领域,谋划建设“四大实验室”,布局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等“四个重大科学装置”。更重要的是,湖南这些年来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产业链“卡点”“堵点”,率先实施重大应用基础研究“揭榜挂帅”项目、精准靶向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引领计划项目等,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效果态势明显。改革开放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湖南已成为中国对非经贸合作最活跃的省份之一,近三年对非洲进出口年均增长31.6%。

  综合来看,湖南“三个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融入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增进民生福祉展现新亮点、低碳绿色发展实现新进展、平安湖南建设体现新担当,预示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升、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变。

  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如何把中央的政策红利转化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是谋划湖南经济发展,确保湖南的经济工作谋划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性的重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省委全会提出做好稳和进、立和破等“十个统筹”,进是方向和动力,要有力进取,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该破的要在“先立”的基础上坚决破,不断积累更多积极因素,实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具体到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而言,就是要将“稳定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未来产业”结合起来,立足于全省3个万亿产业、16个千亿产业和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在改造提升现代石化等传统产业、巩固延伸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中稳住经济基本盘;在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中壮大新动能,实现稳和进的协同、立和破的统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应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真正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结合我省实际,就是要在申报政策性开发性工具、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等方面,做大“项目储备库”,下好“争资先手棋”,确保相关政策、资金一推出,就能立马跟进、马上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笼子”。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对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倾向,结合我省实际,就是要抢抓货币供应更加强调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及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支持方向的机遇,在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方面争取更多金融支持,引注更多的金融活水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助推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4年九项重点工作,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跃居九大任务之首。这体现了中国经济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围绕这一“头号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载体,随着传统产业进入深度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诞生,最终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这一过程既是经济动能的结构性调整,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载体。而随着现代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形成体系,又实现了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功能。

  湖南要以新质生产力提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在政策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突出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启动新一轮长株潭自创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七大工程”,加快推进“4+4科创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持续开展“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新质生产力;以先进制造业3大标志性工程为牵引,分门别类拿出产业、企业、产品清单,梯度培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其次,在具体措施上要突出工作重点。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卡脖子”领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聚优势资源开展“揭榜挂帅”,力争在前沿技术、场景应用等领域打造先发优势。积极探索有效投资机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实施针对“产业四基”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明确产业基础能力中哪些是短板。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发展,积极争取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支持,加快建设“数字新基建”,尤其以推进“智赋万企”为抓手,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千业万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新型电力系统“三区三厅”建设、“宁电入湘”、湘粤背靠背联网工程、气化湖南、抽水蓄能等重点项目建设,更好融入国家新型能源体系。

  (作者系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湖南大学金融发展与信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