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曾辉祥:系统构建“双碳”人才培养体系 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时间:2024-04-1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曾辉祥 崔宏睿

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人才成就事业发展,事业发展造就人才,实施“双碳”战略需要高层次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优势、提高“双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短期跨越与长远发展的关键引擎。

  统筹谋划,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双碳”教育监管责任。应聚焦顶层设计,发挥引导监督职能。进一步明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引导各地高校秉承“双碳”教育理念,加强“双碳”教育的组织领导、发展规划及资源保障;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与“双碳”教育深度融合,从顶层设计谋划碳中和人才培养提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战略研究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行动。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领下构建高校服务“双碳”战略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世界一流“双碳”学科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同时,加快构建“双碳”教育考核体系,成立“双碳”教育教学督察小组实施专项督察。

  优化学科布局,推进跨界交叉创新。引导高校设立“双碳”相关学科,这是“双碳”人才培养的基石。组建一支涵盖多学科背景的“双碳”专家团队,诊断当前碳中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瓶颈,厘清高校助力“双碳”目标的发力点,引导高校加速推进对“双碳”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学科建设。出台“双碳”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明确交叉学科建设流程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加强“双碳”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的交叉融合。指导高校推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积极谋划传统学科向适应“双碳”发展的新学科转型,如引导传统管理专业向“双碳”战略管理方向转型,推动传统能源专业向智慧能源、生物质能源专业转型等。

  保障教育资源,支持对外合作交流。高效优质的教育既需要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又依托于对外合作交流。基于“双碳”人才的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联合“双碳”领域专家有序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加快推进“双碳”教学资源建设与储备,尽快启动核心专业类和通识类课程教材统一编撰工作,密切结合“双碳”发展动态编制教学视频和教学案例。根据“双碳”发展需求,以充足的资金保证和资源保障助力高校建设特色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统筹推进国内与国际、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助推“双碳”理论知识普及、“双碳”技术创新交流和“双碳”教育机制完善。

  深耕厚植,持续完善高等院校“双碳”人才培养模式。应笃行“双碳”人才培养理念,建设一流专业师资团队。高等教育服务“双碳”战略彰显高校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的责任担当。围绕“双碳”目标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开展“绿色校园”建设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教学育人体系,引导师生树立服务“双碳”的治学目标,积极推动“双碳”元素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创新生态文明社会实践类课程,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精准匹配和引进“双碳”领域紧缺人才,发挥高层次教学团队的引领作用。开设碳金融、碳交易等理论课程,减排项目开发、碳基准线测定等实践课程,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作用。系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师资培训,做好“双碳”师资储备,完善“双碳”教育团队的激励机制。

  因地制宜推进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科技人才。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培育交叉学科,兼顾深度和广度,多专业共建共享优势资源。聚焦“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推动学科理论与环境问题有机结合,实现高校专业的绿色化改造。锚定“双碳”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双碳”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在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科研育人,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科研人才培养。以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重新配置和动态优化,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科研环境。培养教师产教融合、科教相辅的授课理念,促进科研反哺教学,通过“科研+”行动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搭建产教融合互动平台,多方合作共赴“双碳”目标。产学研深度融合释放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活力。组建区域“双碳”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强化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答题”的联合攻关模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快速调动社会各界智力潜能。推动形成“双碳”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和定向培养模式,吸纳“双碳”实务专家走进课堂。提升“双碳”人才国际视野,引进海外储能、降碳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双碳”领域人才国际联合培养。组建“双碳”战略高端智库,为国家深化双边、多边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创新合作,妥善应对国际低碳贸易壁垒提供前瞻性决策支持。

  【作者分别为中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利物浦大学(英国)学生】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