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察哈尔学会首期读书沙龙在北京举行

时间:2024-03-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何佳倍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3月7日,察哈尔学会首期读书沙龙在北京举行。此次读书沙龙围绕“中国有‘马凯硕’吗?”核心议题,聚集在京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学者,通过译著研读、立论驳论、交流研讨等方式,以期促进东南亚整体研究发展。本次读书沙龙由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柯银斌主持。

柯银斌阐释了察哈尔读书沙龙品牌创立的背景与渊源、宗旨与目标,提出本期读书沙龙的核心议题“中国有‘马凯硕’吗?”。鼓励参会人员扣紧主题、瞄准靶心,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展开思考,欢迎各位与会人员能够愉快且充分地展开交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学院副院长翟崑介绍了本次读书沙龙的主题,认为《东盟奇迹》是一部值得推广的关于东南亚整体研究的著作。他以系统性、长周期性、全面性、交叉性等特征限定东南亚整体研究,从多个维度展开导学导读,指出该书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东盟奇迹,以及东盟奇迹的产生、动力、前景等问题,请大家对此书做出学术性、思辨性、政策性的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评估东盟这一经典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剖析“东盟奇迹”的立论逻辑、学理基础、未来前景,并展开相应的学术延伸与前沿探讨。同时就如何推进我国东南亚研究高质量发展,设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议程,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建议。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查雯用“过于乐观”评价马凯硕对东盟的看法。她从建构主义视角对东盟的和平生态作出解释,指出马凯硕在东盟外交实践中形成的身份认同,一定程度上导致他对东盟作用做出夸大性论断。而当前东盟国家新生代外交官和以马凯硕为代表的老一代外交官的价值分歧逐渐扩大,这引发了她对东盟未来发展的担忧。崔昊指出,地缘政治经济竞争具有溢出效应,可以理解为“渔翁效应”。他认为,在大国竞争博弈下,东盟短期内可以借此发展,但长期来看仍需要加强综合国力。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孙学峰认为,舒适度和平衡性是东盟战略的关键风格,构成了它推进区域合作的独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东盟中心性的下降有助于其更大作用的发挥。在地缘政治战略博弈下,东盟作出的选择直接决定地区发展的未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宋清润用“开放包容、乐观向上、坚韧不拔、奉献、和平、协作”概括东盟精神,表示这一软实力将对东南亚地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产生辐射影响,未来存在东盟演变为世界格局新“级”的可能性。

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马文生归纳指出东盟的三个特征:东盟国家具有普遍包容性、东盟国家领袖对内统治手段强硬而外交身段柔和、东盟国家之间相互团结,这推动了东盟一体化进程,但东盟未来走向何方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从亚太地区秩序切入,表示当前存在由美国及其盟友领导的联盟化进程、由中国和东盟共同倡导的伙伴化进程等两条主线,并使用“竞争性跟随”商业术语用于解释美国东亚政策的调整。他认为,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发展的目标是构建共进的地区秩序,支持东盟发挥制度性权力,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李春光回顾东盟合作机制发展沿革,期待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日报社中国观察智库主任宋平从媒体视角表示,马凯硕之所以成为“马凯硕”,在一定程度上与精通政治哲学的李光耀先生具有较大关联。她认为,马凯硕对于大国博弈下中小型国家生存新型关系的先发布局,符合西方主流国际关系学的理论阐释。

察哈尔学会读书沙龙系列活动旨在构建以紧跟国家战略、回应时代需求为宗旨的学术共同体,打造开放、包容、协同、创新、繁荣的交流生态。

(何佳倍/供稿)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