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董波: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时间:2024-04-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董波

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的需要,也是回答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原创性系统性主体性研究成果的需要。近日,浙江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单位——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在杭州组织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并围绕“数字技术推动社科研究范式变革”开展研讨,为探路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其2010年的著作《大设计》中,开篇就称“哲学已死”,因为“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在我们探索知识的旅程中,科学家已成为高擎火炬者”。如此宣言,可谓傲慢,但却并未招来太多反驳和争论。究其缘由,一方面是现代哲学早已放弃了探索世界本源这样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范式上的创新远跟不上自然科学,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科学研究范式,图灵奖获得者、关系型数据库之父吉姆·格雷Jim Gray)在2007年发表报告《科学方法的革命》,提出科学研究经历四种范式的演进:经验观察(第一范式)、理论建构(第二范式)、仿真模拟(第三范式)、数据密集型的科学发现(第四范式)。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学者提出或将催生出“第五范式”——在数据密集型范式的基础上引入智能技术,强调人的决策机制与数据分析的融合,将数据科学和计算智能有效结合起来。

在自然科学领域,随着研究范式的演进,近年来已产生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发现和成果。如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发明者,其使用量子物理学计算刻画了速度堪比光速的化学反应过程;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科学家,激光干涉仪前四个月观测数据量就达500TB,数据处理总共消耗了17亿CPU核小时的计算资源;2021年7月科学期刊Nature将 DeepMind开发的AlphaFold2列为封面文章,其利用深度学习对蛋白质折叠结构进行预测,成功解决了困扰生物学界50多年的难题。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1994年起,就有学者陆续提出社会计算或计算社会科学的概念,并逐步发展出自动信息提取(数据抓取、文本挖掘与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空间地理分析、复杂系统建模以及社会仿真模拟等一系列方法。但总体而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第三、四范式的探索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更遑论第五范式。其中,社会大数据不易获得、交叉学科人才短缺、传统领域研究范式固化等多个问题,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演进路上的绊脚石。

因此,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始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以期通过实验室创造出新工具、新方法,来实现研究范式的革新。浙江于2022年启动了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之江实验室虽是一家以“智能计算”为主方向,打造硬核科技力量的新型研发机构,但实验室以智能计算赋能各类数据密集型研究,推动“AI for Science”,自然也可以有“AI for Social Science”。因此,第一时间响应和参与,建立了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成为了浙江首批三家省级试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之一。

建设以数据密集型研究为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难点有三点:

其一是数据从哪里来?社会科学实验的大数据要从真实社会中来,但个体数据难获取,还可能涉及隐私和伦理。好在“数字浙江”建设多年,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平台上都沉淀了大量可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数据。实验室或通过与省级部门、城市大脑、平台企业的科研合作,连接到细致刻画社会运行的多维多层级大数据上,为社科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数据和生动样本。

其二是学科如何交融?哲学社会科学实验需要有一批具有社会学问题意识和社科专业功底,同时熟练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科研人员,或是组建一个融合社科专业和数字技术的交叉学科团队,这对之前强调学科专业性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而言绝非易事。但随着目前有组织的科研越来越得到重视,各个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纷纷建立多学科背景的交叉团队。之江实验室强调开放科学,不仅自身集聚了多学科的交叉团队,同时向社会开放,以访问学者、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吸引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科研人员参与其中。

其三是成果如何落地?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侧重对专业细分领域的个体评价,偏爱论文、奖项等确定性成果。但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探索研究新范式,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原有技术方法难以应对的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因此,不能只在书斋中坐而论道,还要脚踏实地,切实为社会发展和治理提供解决方案。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在产出上既有论文专著等理论成果,也有政策规划等推动社会改革的智库成果,还有系统平台、软著专利等具体应用于社会治理的技术成果。

作为一项全新的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面临的挑战还很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也还一直在路上。作为探索者之一,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专门出版《探路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一书,希望通过自身摸索和前瞻性的思考,能为国家建立中国特色的哲社实验室体系抛砖引玉、建言献计。

作者:董波  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