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邱均平:中国智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

时间:2016-09-1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邱均平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高度重视,全国范围内的智库建设和智库研究发展极为迅速。鉴于在智库实践和智库理论研究方面涌现出来的迫切需求,笔者从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报纸论文、会议论文、学术专著等5种理论研究成果出发,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新型智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智库理论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1.期刊论文分析

考虑到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无效信息较多,不便于开展精准分析,因此本文选择CSSCI 作为期刊论文样本的数据来源。经检索,共获得目标文献226 篇。从年度分布角度统计,发现从2010年至2015年,其论文数量依次是2517、30、37、69和48篇(2015年数据未齐) ,由此可见每年的发文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从第一作者分布角度统计,发现共涉及193位作者,其中只发表了1 篇的作者有174位,发表了2篇的有13位,3篇及以上的6位。发文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王莉丽,共7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晓虎排在第二,有6篇;后面的高产作者则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的孙志茹(4篇) ,清华大学的胡鞍钢(3篇) ,北京师范大学的谷贤林(3篇) 和山西大学的苏江丽(3篇) 。另外,笔者还发现作者队伍组成中还有16位国外作者,如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的波伊茨和哈特维希;美国宾州大学的麦克甘和詹姆斯·G.等,这说明在目前阶段的研究中也非常重视对欧美国家智库研究成果的借鉴。

从发文单位的分布角度统计,发现共涉及130个单位。表1列出了发文量在3 篇及以上的单位名称。中国人民大学发表的论文最多,共有14篇;排在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有9篇;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则各发表了8篇,目前并列排在第三。表1 所列的这些高产研究单位可以认为是中国目前智库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

邱均平:中国智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图1)

从研究主题的分布角度看,涉及到的主要关键词则有智库、中国特色、思想库、新型智库、决策咨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智库建设、美国智库等(表2)。结合表2中列出的高频关键词和使用UCINET 软件绘制的论文关键词主题知识图谱可以得知,国内目前的智库研究主要可以分成二大版块,即“关于智库的一般研究和总体研究”和“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研究”,其中关于美国智库的研究、高校智库的研究、教育智库的研究、G20的研究,以及智库的功能、地位、作用、分类等研究又是最主要的几个研究主题。

邱均平:中国智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图2)

2.博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中国知网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收录的2010-2015年期间的学位论文共有46 篇,全部都是硕士学位论文。按年度分布,从2010年至2015年其论文数量依次是4、11、6、12、9和4篇。从论文研究单位角度统计,发现湖北大学最多,共有7篇,其中属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有6篇,属于国际关系专业的有1篇,其指导教师均是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文祥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国际关系”。2篇及以上的单位还有外交学院(4篇) 、南京师范大学(3篇) 、黑龙江大学(2篇) 、山东大学(2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2篇) 。经过对上述学位论文作者专业的统计,发现涉及的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英语语言文学和新闻学等。从研究主题看,涉及到的主要关键词有美国智库(美国思想库)、中国智库(中国思想库)、间智库(民间思想库) 、公共政策、影响力、对策、启示、中美比较等(表3) 。笔者进一步分析了论文标题,发现直接以美国智库(美国思想库) 为研究对象或与之直接相关的论文有20篇,占全部学位论文数量的43.5%,另以日本智库和欧洲智库为研究对象的则各有1篇,二者合计可知,目前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重点中围绕美国等国外智库的比例接近一半,这还不包括论文标题中不出现美国等国外智库但内容上有较多涉及的论文。由此可见,目前阶段的国内智库研究中,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的特征非常明显,显然,这和CSSCI期刊论文作者中国外作者占有较高比例的发现也颇为一致。另外,就研究内容来说,“启示、对策”类研究占有较高比例。

邱均平:中国智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图3)

3.报纸文章分析

报纸文章相对于其他研究成果来说,其特征是时效最快、政策性强、视野也比较广泛,因此,对报纸文章的分析最能够快速地感知到国内的最新发展动态。中国知网中国重要报纸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2010-2015年期间的文献数量共有2 191篇。按年度分布角度统计,发现从2010年至2015年其论文数量依次是242、76、216、283、397和767篇,由于2015年的数据还未齐,估计该年的最终数据可能会接近千篇,由此可见近2年的发文量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且这种趋势预计近年还将持续。从报纸种类的角度统计,发现共涉及356种,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发文量排第一,共有212篇,远远超过其他报纸;光明日报共发文132篇,排第二;中国经济时报排第三,共发文109篇。

报纸文献涉及到的高频关键词统计情况见表4,由该表可以阅读出很多信息。比如,涉及智库兴起背景、地位和作用等描述类的有“决策咨询、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研究、决策科学化、政治协商、咨询服务、应用对策”等;涉及智库研究主题描述类的有“决策咨询、中国特色、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战略、顶层设计、公共外交、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研究、跨越式发展、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区域发展”等;涉及智库研究机构描述类的有“布鲁金斯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经济时报、国家行政学院”等。

邱均平:中国智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图4)

4.会议论文分析

中国知网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收录的2010-2015年期间的论文共有77篇。按年度分布统计,发现从2010至2015 其论文数量依次是1115、5、29、9 和8篇(2015年的数据未齐),仅从数字看可以说历年的论文数量很不均匀,其原因当然也不难理解,因为它和会议的举办时间、举办规模的不均匀有关。从会议的种类角度统计,发现和“智库”内容直接相关的会议主要有:2010年1月20日,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理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的《新养老保障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2 届高层论坛》;2010年5月30日,由中国老教授协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清华大学深圳校友会、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分别在2011年、2013年、2015年举办的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等。从涉及到的主要研究主题看,由于会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会议的主题往往高度一致,因此表现出主题比较集中的特点。从论文的高频关键词看,发现这些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了“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二大类,见表5。

邱均平:中国智库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图5)

5.学术著作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智库研究的学术著作还非常少,主题也比较散乱。从学术著作的类型看,目前出版的图书主要有三类: 一是国外专著的翻译出版; 二是应用性和科普类的图书;三是比较系统的学术专著,这类图书的比例还比较低。从内容看,关于国外智库的介绍和研究的图书比例则占了一半以上。这些特点都说明了国内的智库研究在整体上尚处于正在起步的阶段。

小结和进一步的讨论

1.对理论研究进展和趋势的基本概括

基于对上述5种理论研究成果的统计和对相关内容的阅读分析,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第一,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最近2年来的情况尤为显著。

第二,目前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在二大系统:一是社科院系统,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二是高校系统,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大学等。

第三,研究主题方面可以分为二个大的版块,即关于智库的一般研究和总体研究;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研究。

第四,目前的发展阶段属于初始阶段,即处于正在起步阶段。主要特征有: 研究成果数量还比较少,但增长速度比较快;研究内容方面处于借鉴学习阶段,尤其是对美国的借鉴学习比较多;核心作者数量还很少,整体研究力量还很薄弱; 研究成果的整体学术质量还有待提高,经验性、应用性、普及性的研究成果比例较高;散乱现象比较明显,规范性、系统性、理论性方面还比较薄弱。

2.对策和建议

下面就如何加强国内智库理论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其一,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和学术界都对智库建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智库建设毕竟是一项任务艰巨、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为了避免无序和低效,就必须要有清晰的建设、改革、发展的思路做指导,而这就必须依靠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予以保证和实现。

其二,进一步重视智库理论研究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构。由于目前中国的智库研究基本处于初始阶段,所以无论是选题还是研究成果,无论是研究力量还是指导思路,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比较明显的散乱现象。因此,下一步必须要进一步重视理论研究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构。

其三,进一步重视信息管理视角下的智库研究。智库是人才库、知识库(数据库)的结合,无论是智库建设还是智库评价,实际上都离不开数据积累、数据库建设、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呈现等方面的知识支撑,而这些知识基本可以用信息管理学、情报学、数据科学等概念来概括。

其四,进一步重视定量方法的应用。智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这决定了智库理论的研究也必须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但目前的国内智库理论研究中,真正规范化的定量研究方法则还很少见,因此,随着研究问题范围的扩展、研究问题复杂性的增加,也必然要求我们重视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


作者:邱均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汤建民,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自:《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