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李伟:2017智库咨政研究最应关注哪些问题?

时间:2017-02-2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李伟

2017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于2月23日上午在深圳市开幕。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政府政策研究机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200余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今年政策咨询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力开拓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新局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会议上提出了今年政策咨询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光明智库为您第一时间传递信息,与智库同仁共享——

2017年政策咨询研究工作九大重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内容提要(一)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二)关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三)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关于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五)关于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六)关于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七)关于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八)关于保护企业家精神,促进民间投资。(九)关于雾霾治理。

第一,关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在持续下行中呈现出一系列具有积极意义的亮点。经济增速缓中趋稳,新增长动力形成取得积极变化,PPI同比由负转正,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超过预期目标。这些亮点表明,我国经济供求失衡的态势正在缓解,经济质量和效益逐步改善,L型增长正在从原来的“竖”过渡到“横”,经济转型从上半场的“降速”阶段逐步转向下半场的“提质”阶段。

2017年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总体上可能呈现内需增速小幅回调、外需增长由负转正的特点,如果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17年有条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当然,2017年经济运行也面临着外部环境、流动性冲击、部分区域经济转型等多重不确定性的冲击,需要高度关注并妥善应对。

从中长期看,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在中高速平台上,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四个基本方面的改善程度。一是制造业和民间投资能否逐步回稳。二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资产质量能否逐步改善。三是企业补库存意愿和PPI能否保持温和回升。四是改革能否更好落地见效。

第二,关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2016年,受发达经济体需求疲软的拖累,我国以美元计价的货物出口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出现下降。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下降,是造成我国出口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投资正在掀起新高潮,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国际化经营,向更高价值链和附加值的环节升级,说明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松对外投资管制的改革举措正在收到成效。

2017年全球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短期来看,特朗普新政、美元加息、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法国和德国政府换届等,将对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造成何种影响;长期来看,主要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各种逆全球化思潮,是否会对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冲击,应当如何做好战略准备和选择?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提出应对策略。尽管如此,世界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变的大趋势没有变,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变的大趋势没有变。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一方面要稳住阵脚,把国内经济改革和发展搞好。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战略机遇。

第三,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全面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市场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针对经济运行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去产能方面,要突出处置“僵尸企业”和更重视采取市场、法律手段有效推进低效率产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加注重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标准,更加强调完善市场机制来淘汰低效率产能,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去库存方面,关键要坚守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住房回归人民群众普遍得以享用的消费品本质属性。这需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构建长效机制。去杠杆方面,关键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2016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提出了23条主要途径。其中,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以及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是容易见效的重要手段。引导企业转向创新驱动,转变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也是有效降低杠杆率的重要渠道。降成本方面,要着力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增强我国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今年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但是也必须看到,减税面临政府支出规模刚性约束、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巨大的挑战,减税的空间并不是太大。补短板方面,要突出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所谓补软短板、制度短板,主要就是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政府服务,去政府越位与补政府缺位并举。同时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第四,关于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有许多问题需要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一是农业发展方式到底怎么转。要树立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二是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到底怎么培育。地方经验表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高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能够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需要重点研究在市场准入、用地用电、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三是农村改革到底怎么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开。如何总结试点成效,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在面上推开,需要调研评估,需要深入研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第五,关于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失衡,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的失衡。中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关键是怎样振兴实体经济,主要问题、有效措施是什么。首先要重建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打通从需求到企业的中间环节。我国企业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大多数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都能够生产出来,而我国居民已经表现出了消费升级的现实需求。问题的关键是消费需求不能传导到国内企业的生产上,关键短板是中间的“市场”,是国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不足。其次是如何实施好“中国制造2025”,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客观地说,我国多数企业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目前我们面临后发国家低成本和发达国家再制造化的双重挤压,我国制造业迫切需要在更高水平上再次振兴。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如何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战略,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顺利实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尽快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一大批被国内外市场接受与认同的知名品牌。第六,关于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6年,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经济增长对房地产和信贷扩张的依赖度仍然较高,在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和资金“脱实向虚”的情况下,金融规模过度膨胀,加之监管能力建设滞后,金融风险仍有所积聚。一是杠杆率仍在快速提高。二是信用风险进一步暴露。三是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四是交叉性金融风险加大。五是短期资本流出压力仍然较大。

2017年,防控金融风险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一是随着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国际金融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外部风险冲击不容小觑。二是由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稳增长”仍会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信贷扩张,杠杆率仍有进一步显著上升的风险。三是在清理僵尸企业和“去杠杆”实质性推进过程中,已经累积的风险有可能持续暴露。四是在“去杠杆”和“处置一批风险点”过程中,如果金融监管能力和监管协调有效性不能及时改进,对风险传染链条把握不准,处置力度、节奏和时机把握不当,也有可能诱发金融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第七,关于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要紧紧围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重点研究和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风险。需要坚持“不刺破泡沫”的调控底线,认真研究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的相关调控政策,特别是研究金融政策和土地政策。同时,研究应对不同风险情境下的政策预案,防止房地产泡沫风险向金融和经济领域蔓延。二是高度重视新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和政策导向。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大型城市以及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住房需求将持续旺盛,中小城市住房需求将趋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分化格局将更为凸显,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已得到较大改善。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变化,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新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并以此作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紧紧抓住“国情”和“市场规律”这两个关键点,把握影响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处理好房地产发展与国民经济、区域发展、人口结构、城市规划以及产业布局之间的关系,理清主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第八,关于保护企业家精神,促进民间投资。

如何调动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切实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是当前改革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影响企业家预期的,有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发展变革等客观经济性因素,但也不能忽视产权保护问题。据调研,民营企业家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产权保护。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足以说明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这是一份很好的文件,不回避问题,切中要害,今后要认真贯彻执行。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需要有企业家精神。国有企业照样要参与市场竞争,照样要依靠创新发展,照样要面对各类市场风险。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要通过制度设计调动国企管理者的积极性,完善公司治理,真正落实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既要完善追责机制,也要建立免责机制,包容商业经营和创新创业中的难以避免的风险。第九,关于雾霾治理。

从根本上讲,雾霾天气的发生是现阶段我国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过高,远超过了区域大气环境容量造成的。以雾霾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问题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先后经历过这一阶段。从发展阶段看雾霾治理问题,2010-2020年很可能是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转折期,而空气污染物排放叠加总量峰值极可能出现在“十三五”期间,这一阶段也是治理雾霾任务最艰巨的时期。

不管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进程来看,空气污染治理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2017年,建议重点关注和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环境监管体制进入重要调整阶段,2016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要围绕这些重要的改革实践开展跟踪研究,确保落到实处;二是研究如何将环境政策转化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动力。

(来源:光明智库 ,2017年02月23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