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陈东晓:上海智库服务国家战略既要看“望远镜”又要看“显微镜”

时间:2018-11-1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智库有了长足发展,逐步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从被动研究转变为主动服务。尤为令人鼓舞的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并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在上海,高水平的智库已然成为地方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上海智库在积极弥合知识与政策鸿沟的同时,在上海城市建设、对外交往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资政、启智、聚才、强国,上海智库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上海的快速发展为上海智库建设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而服务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更是上海智库义不容辞的责任。纵观上海智库关注的中长期研究方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到实现“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再到创建中国(上海)自贸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等,无一不是立足上海、先行先试,服务全国和放眼世界。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而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是先行者也是排头兵。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作为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高级研究机构和知名智库,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务实的研究并取得了中央和上海市领导的肯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创建了一系列“智库纽带”,包括中国-中东欧“16+1”智库纽带、中国-俄罗斯中亚“战略对接”智库纽带、中国-东北亚—北欧“冰上丝绸之路”智库纽带、中国-非洲“可持续发展”智库纽带、中国-东南亚“互联互通”智库纽带和中国-美国、中国-德国“全球经济治理”智库纽带等。其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16+1”智库网络建设方面已取得实质进展,去年院里召开了“16+1”智库对话,来自中东欧国家的近15位智库代表与会,今年在奥地利举办了“16+1”智库对话。同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波兰国际问题研究所、罗马尼亚风险管理基金会去年开展了联合研究,16个中东欧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访问学者到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交流。

此外,在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和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突出上海特色的智库网络建设方面,还十分注重“一带一路”城市民间外交,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为促进“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工作,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已经建立起由政府、智库和民间组织广泛参与的对话和研究网络,在上海友城的网络基础上聚焦城市民间外交,并参与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友城展的相关工作中。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看来,中央要求上海智库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具有宽广的全球视野和强烈的国家战略意识。新挑战之下,一方面,研究更需要有前瞻性和宏观视野;另一方面,看问题要有理论深度和研究定力。“务实,要深入一线。不是浮光掠影,也不是走马观花,更不能人云亦云。”他指出,“一带一路”研究尤其要重视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原创数据的积累,避免简单引用国外的数据,以免影响判断。此外,对评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要有全面的认识,提高预判、管控和应对能力。

当前“一带一路”相关科研取得丰硕的成果之外,陈东晓希望,上海智库既要看“望远镜”又要看“显微镜”,在两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一是完善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化构建,努力扭转西方话语体系下部分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的误解和曲解。“理论建设方面还没有完全跟上。现在我们更多用的是政策语言,还有待于凝练成有解释力的概念,进行理论化和体系化,提高我们的国际学术话语权。”他强调,否则容易被一些西方惯用的概念或分析架构生搬硬套甚至歪曲阐释。创新新丝路合作的话语体系,是建设“一带一路”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再者,他还希望通过上海智库的努力,可以建立更加科学和综合的评估体系以带动“一带一路”建设。“现在讲故事比较多,案例比较多,但这不是评估成效的全部。碎片化、数字化和故事化的评估,有些过于简单了。”他指出,要从过去比较分散的、零碎的评估,向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指标化的评估体系发展。评估体系建立并完善了以后,才有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政策目标、优化合作路径和资源配置等。

(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8年11月13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