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兰:​新时期湖南省林业扶贫问题的若干思考

时间:2017-10-1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赵海兰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关系到生态安全、生存安全、物种安全、国土安全等,森林在产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创造了经济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根本上指出了发展与保护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从而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到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绿水青山能够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因此,林业发展与脱贫致富二者之间有着高度联系,我国的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区域与我国集中连片的深度贫困区高度重合(谢晨等,2014)。林业扶贫的基础相对较好,林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的坚实基础。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曾提到“实践证明,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林业,利用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可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改善生态状况,促进生态保护与脱贫增收协调发展”(李慧,2017

201511月底,随着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召开,脱贫攻坚成为了国家的发展战略,林业再一次成为主战场,国家林业局引发了《关于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通知》,形成了完整的林业扶贫工作体系,即“统筹谋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具体到操作中,体现为2016年在贫困地区的中央林业资金比“十二五”时期年均增加27%,达到417.7亿元,同时对生态护林员的名额也进行了确定,为28.8万名,直接带动10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林业产业,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了山区林农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生态建设与精准脱贫的共赢之计。本文以湖南省为例,探讨林业扶贫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省林业扶贫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湖南省的基本情况

湖南省位于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林业用地面积1291.6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97%,其中,集体林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约94%。全省的森林覆盖率为57.34%,远高于全国20.36%的平均水平。尽管如此,但全省还有近2000万亩石漠化山地需要绿化。湖南省林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林业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景观资源;二是产业较为发达,主要为油茶产业,如湖南油茶的总产量达到全国的一半,2016年油茶林总面积为140.9万公顷,产值达300.8亿元,其次是旅游业和造纸业,如湖南省有全国第二大造纸企业泰格林纸企业;三是重视生态建设,全省有214个国有林场和130个各级森林公园等。林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如2016年,湖南林业产业总产值达3732亿元,为全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在推进生态产业扶贫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截至2016 年底,湖南省有贫困村4924 个,这些地区大都集老少边穷地区为一体,贫困人口达331万,其中林农占贫困人口的60%,这意味着林地和林木资源依旧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广大的贫困人口依旧生活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但自然资源的丰富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却不成比例,此为“资源诅咒”假说。同时贫困问题也与石漠化问题交织在一起,给扶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湖南省林业扶贫取得的成效

在扶贫攻坚战伊始,湖南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将“脱贫攻坚”内容纳入到《湖南省“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中。省林业厅则制定出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林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湖南省“十三五”林业脱贫攻坚规划》《2017 年林业脱贫攻坚年度计划》等,其中《关于推进林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要重点发挥六大重点产业的扶贫效应,这六大重点产业包括:油茶产业、竹产业、林下经济、特色经济林、森林康养和旅游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等,从政策层面对林业扶贫给予了大力支持。因此取得了不少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增加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

林业扶贫过程中,贫困地区的绿色产业得到了发展,森林资源得到了丰富。如涟源市大力发生速丰树林,如速丰松、速丰竹、乡土树种等经济林。同时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不断促进林产品的深加工,从而同时实现了绿色发展与林农增收。桃源县则把林业扶贫的重点放到了油茶、楠竹及林下经济等,如新造油茶4200亩,试种重楼100余亩,发展猕猴桃1000余亩等。石门县则整合林业扶贫资金1200万元,新造油茶4400亩,新造核桃基地2600亩等。益阳市在2017年全市贫困村推广种植珍贵乡土树种14万株。发展林木、经济林等为贫困地区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林农的收入。

(二)扩宽了农户的收入渠道,增加了农户收入

增加农户收入有诸多方法和渠道,林业扶贫则从林下经济视角拓宽了农户的收入渠道。截至2016年底,湖南省的林下经济年产值达484亿元,如石门县自2010年以来就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十大林下经济产业集群,如森林旅游康养、林果、林畜、林产品加工等,成立相应的合作社,将单户经营转向集约方式经营,增强了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又如平江县致力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带动林农5.2万户,户均增收3500多元,同样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集约经营林地,融合产业发展模式,增加了贫困林农收入。

(三)加强了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工作条件

利用林业扶贫预算内建设资金,贫困地区的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同时基层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如洞口县在扶贫工作组入驻渣坪乡朗田村以后,全心全意抓帮扶,帮助该村改造完成水泥道路硬化3.2公里,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村民交通不便的局面,又如平江县通过引导国有林场,森工企业以租赁和流转等方式来带动当地的发展,同时帮助贫困村修建村组公路长达50余公里,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进一步促进了林区经济的发展。再如古丈县,湖南省林业厅先后投资修通村级公路,扶持新建乡镇林业站及新建村级小学,改造村小危房,援建希望小学等,改善了基础设施,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推进了林业科技培训,提高了支撑力度

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及培训在林业扶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全省进行了林业精准扶贫与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培训,对林业生产中相关实用的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与分析,如油茶测土配方施肥、南方鲜食枣丰产栽培等。具体到市县,如邵东县林业扶贫到山头,林业局局长亲自带领专家等进村开展油茶种植技术培训,在精准扶贫中,该县把林业科技支撑放在了重要位置。又如湖南宜章县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林农”系列活动,举办多次专题培训班。在林业精准扶贫背景下加快推进林业科学技术的创新,为推动当地的林业扶贫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三、湖南省林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

林业扶贫中涉及到的一点便是“生态补偿脱贫”问题,此处指的是对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那一部分就地转为护林员,进行生态保护。根据林地的面积,工资标准确定所要给予农户的补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问题,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但就其更加普遍的层面而言,覆盖广大农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当前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来自于政府财政,因此补偿标准偏低,省内国家公益林补偿标准为17/亩,省级公益林为12/亩,这与当地林地的租金水平相比相差较大。一方面无法对公益林进行很好的管护,另一方面,对公益林禁止采伐,林农的采伐权被剥夺,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加之补偿标准偏低,在扶贫脱坚中值得引起重视,也需要得到改进(匡跃辉,2016)。

(二)林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在贫困地区,林业产业往往是第一产业或者是基础产业,相对其他产业或行业来说,其经济效益并不高,科技含量也不高。湖南的主要林业产业是经济林(尤其是油茶)、茶叶及中药材等,林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分散经营,单个农户与市场进行对接,在林业扶贫中采取了一定的合作方式,如“园区聚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等。但总体来说,分散的小规模的仍占多数。其次是产业链短,缺乏相应的加工企业的支持,贫困农户生产的林产品销路存在障碍。再次是科技水平不高,林产品加工工艺有待提升,如油茶产业的榨油方式,对油茶的品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韩锋,2017)。

(三)林业扶贫地区返贫程度高

湖南省贫困地区多数都是山区,且石漠化问题突出,山区交通不便,自然灾害较多,对于这一部分林农而言,因灾致贫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且较为严重。如湖南省的汝城县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四面高山环绕,地理条件相对来说非常恶劣,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条件艰苦,加之该处地处湖南的三大暴雨中心区,每年都有大量的洪涝灾害发生,老百姓返贫现象尤为严重(何敏雄,2010)。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能否成功地将返贫问题得以解决,关系到2020年我国的脱贫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四、推进湖南省林业扶贫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扩展林农受益覆盖面

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应体现出生态效益的价值,应该要很好地支撑着公益林的管护,在注重公益林质量和效用的同时,更加应该体现出其优质优价,从而激发林农保护公益林,另一方面可以给林农带来收益,提高林农的收入水平,不失为林业扶贫的一种举措。具体来说,应分区域,如像张家界、怀化等老少边穷地区,同时又是生态保护功能重要区域,应差异化、区别化对待,对各种原则进行平衡。对于一些以生态立市、生态立县的区域应该提高林农的公益林补偿标准,因为在这些区域,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均采取了禁止采伐的“一刀切”管理方式,因此林农受损较大。在生态补偿制度上应提供一定的保障,认真贯彻落实相应的补偿、补助和补贴等,让贫困群众从补偿中切实获得收益。

(二)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

在国家林业局提到要大力发展造林合作社来促进与深化林业扶贫时,湖南省积极响应,因此在林业扶贫举措中也有不少地方在推进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从而提高林业产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具体来说,湖南省应实行“重点培育,广泛覆盖”,如应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管理经验丰富,技术能力突出的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同时努力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不断营造一种互帮互促,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利用合作社或公司提供的技术、资金等带动贫困林农发展林下经济,贫困林农一方面获得土地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获得提供劳务的工资收入,且这种方式的持续性一定程度上强于政策带来的持续性。

(三)提高部门协作力度,建立市场化新机制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如因灾致贫等并不是林业扶贫能单一解决的,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影响了林业扶贫工作的开展。政府各部门应齐心协力,相互之间建立一种联动机制,同时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相互配合,如财政部门分配资金,交通部门兴建公路,水利部门兴修水利等,为林业产业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条件。对于返贫现象严重的区域,不仅仅是实行自上而下的政府资金帮扶模式,而应该为农户寻找一条与市场接轨的道路,让其自我积累。同时在林业扶贫中引进社会资本,为扶贫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项目组,谢晨,谷振宾,等.我国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十年回顾成效、经验与展望[J].林业经济,2014年第1期。

2、李慧:林业扶贫:如何让生态与产业共赢[N].光明日报,201741日第002版。

3、匡跃辉:林业改革创新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基于湖南的调查[J].中国乡村发现,2016年第3期。

4、韩锋,韩非,赵荣:林业精准扶贫若干问题研究以湖南湖北两省为例[J].林业经济,2017年第8期。


(作者简介:赵海兰,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助理研究员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