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辉: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时间:2017-10-23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何绍辉

18号上午集体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时,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几天对十九大报告又进行了认真学习。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真的是振奋人心。

为了解广大农民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直观感受,这两天我特意到农村走了走。走访发现,和我们在座的各位一样,广大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也很兴奋,对“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感受特深。走访还发现,那些通过进城务工在城市定居下来的农民,身体进城了,户口也转出来了,准备在城市长期居住,他们也很关心自己的宅基地和土地的承包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回答。

有个现象不知大家是否同有感受,那就是,一提到乡村振兴,有的人立马觉得乡村衰败、乡村落后等等,总觉得农村有问题。我觉得,下这样的判断要慎重。为什么呢?应当说,现在的乡村是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农民种田不要收税,现代电器进入普通百姓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安全饮水工程不断推进,乡村发展的这些成绩和变化,我们不能忽略。

我觉得,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看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一客观事实,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抓住了农村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一实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当前,江浙农村、城郊农村,比有的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得并不差。理解和把握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个关键,非常重要。

其次,提乡村振兴并不是说城市建设这一端就不重视了。有的看到中央提乡村振兴战略,立马认为发展战略转变了,马上就要搞以农村为中心甚或是农村包围城市。我觉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很重要,甚至是极端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单单地重视农村。农村要重视,因为即使城市化率到了90%,即使是只有10%的人住在农村,对中国来说也不是小数目,毕竟还是有1.3亿人啊。

第三,要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到现代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中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乡村发展或者说乡村振兴就很关键,甚至会成为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变量。因此,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要从现代化发展目标实现的高度去理解。

关于乡村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前写了一篇短文,当中论及

“乡村病”的主要类型:一是村庄空心。包括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农业适龄劳动人口极度短缺,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已外出务工,多数村庄的留守人员主要是“386199”部队,极端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一个人的村庄”现象,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弱化、老化和女性化,给农村正常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村级管理主体的空心化,尤其是“不在村干部”的大量涌现。村落住房的空心化,房屋季节性闲置越来越普遍,在部分农村,建房时往往建新不拆旧,这也同样导致闲置房屋涌现。二是环境污染。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城市郊区和工业厂矿附近的村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从污染类型来看,既有农业生产性污染,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而相关处理措施又不到位,导致农业生产性污染泛滥。也有日常生活性污染,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污染不够重视,再加上基层政府引导不力,农村生活垃圾随处堆放现象尤为严重。还有工业排放性污染,一些污染较重的厂矿相继迁往城郊或农村地区,不仅影响了农村水源,也影响到农村空气质量。三是文化空虚。一些村庄文化生活日显贫乏。比如,村庄公共空间萎缩,一些农村地区不仅出现了物理性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村庄文化活动设施的破坏与缺乏,也出现了精神性村庄公共空间的衰败—村庄公共舆论的瓦解与缺失。又比如,村庄公共文化活动缺乏,大部分村民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打麻将、玩纸牌甚至买地下六合彩,公益性、全民性和健康性的村庄文化活动越来越少。

乡村振兴怎么推进?我觉得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视三个群体。一是要重视“新中农”。在当前城乡发展整体背景之下,农村要稳定发展下去,治理要有序,我觉得重视“新中农”很重要。可以说,“新中农”是中国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要重视老年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觉得,德治的实现,要发挥新乡贤的力量,重视农村老年人群体。如果能够发挥老年人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德治就有了厚实基础。三是要重视农村党员。要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多想办法。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大背景下,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党员干部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系作者在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城乡一体化智库团队举办的“学习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乡村发现网根据录音整理)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