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陶春霞: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时间:2023-05-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陶春霞

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民族和国家的根基和血脉,也是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在5000年漫长历程中所积淀的仍然具有当代价值意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文化记忆和文化情感,是汇聚中华民族力量的“最大公约数”和精神纽带。数字技术涵盖智能AI、大数据、5G、互联网、VR等技术,是当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当下,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影响社会变革、民众生活的重要因素,也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新的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传统文化承载方式、传播途径和呈现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的进步,依照现代的传播方式和大众喜爱的表现形式,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新结构和新内涵,“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信息化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方式的变革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积极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具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而它们由于历史久远,往往容易风化腐蚀,易被环境、空气、湿度等因素所影响,留存困难,从而不便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以实物形态陈展示人,更不能随意搬动和运输。“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重大文化专项工程,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对重要历史弥留可借助拍照、扫描、视频、录像、文物复刻等方式对其进行信息采集、提取、解读、3D建模重构、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建构、资源书库建设等处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图片、影像、文字、声音等数据形式得以完整记录,永久留存、永续利用。这就实现了传统文化保存形态从实物保存转向数字信息化存储,既变革了文化的承载方式,又便利了人民群众对各类文化信息的获取和传播。

  通过云计算、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VR全景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应用,搭建传统文化基因库、数据库、资源库,将传统文化数字化、网络化。通过分类整理、数据链接、平台共享等方式,激发“云展览”生态服务,推进数字文化,方便世人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接入,观赏、学习、研究并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如通过虚拟成像技术、AR技术等手段,打造一个互动体验的三维立体虚拟场景,全方位展现不能或不能长时间以实物陈展的文化遗产,满足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打破了大众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界限,解决了传统文化难以留存与人民求知心理的矛盾、传统文化展示利用与传承保护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得以数字化共享。

  新媒体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拓展

  新媒体(new-media)建基于数字科技与网络技术之上,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虚拟技术等,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卫星等渠道,经由数字电视、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向广大群众提供信息、资源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据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74.4%,其中手机网民规模有10.45亿、占比99.6%,而时下流行的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占比91.5%。据此,网络和新媒体已经融入大众生活,成为广大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对群众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发布、传播、共享与传承搭建了多元化网络平台。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依托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脸书等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和公众号,发布、传播、获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新媒体虽然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普及度广、互动性强、承载量大、实时性高的优势明显,它打破了传统媒体实效性低、互动性弱、形式单一等局限,促使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向“多对多”的模式跃迁,推动受众群体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依靠个人进行内容创作、传播、共享和评介的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大众普遍使用的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传播、共享信息的主要渠道。自媒体因此呈现出了创造内容更丰富、传播方式更多样、传播速度更快捷、作者背景更多元、信息受众更广泛、大众互动更频繁的特点,既拓宽了文化传播渠道、又丰盈了文化传播内容,既扩大了文化信息传播范围、又加强了大众的互动交流。这就意味着,大众个体既可成为文化信息的接受者,亦是文化信息的传播者。如通过微信、抖音、微博、推特等自媒体平台的个人账号或公众号,以图片、文字、视频、直播等方式或综合方式,发布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表演、比赛、展览、训练等信息,让国内外爱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朋友触摸中华文明历史厚度,领略中华文化风采,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共享中华文化发展成果,让静置于展馆的传统文化“活”起来,拓宽中华文化知名度。

  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的创新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文化单位和广大网民依托网络平台依法进行文化创作表达,推出更多优秀的网络文学、综艺、影视、动漫、音乐、体育、游戏产品和数字出版产品、服务,推出更多高品质的短视频、网络剧、网络纪录片等网络视听节目,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众生活方式的变迁,深受大众喜欢的动漫、影视、音乐、游戏、短视频、电视节目等数字文化产品已然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渗入其中。很多数字文化产品以传统文化价值、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为核心内容,辅以各种数字化媒体技术,以动漫、影视、现代音乐、电视节目等方式全新呈现,给大众带来更直接、更生动的体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丰盈文化元素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于动漫、影视、电视节目、流行音乐等现代文化中。如2021年大火的《雄狮少年》,就是一部以岭南醒狮为原型的国产动画电影,将岭南地区的建筑、粤语、饮食、着装等表层元素与彰显岭南精神特质的醒狮文化这一深层文化元素相结合,彰显了岭南文化中敢闯敢试、埋头苦干、不惧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特质。近年来广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电视节目,通过情景剧、戏剧、舞蹈、音乐、诗词赏析等方式,让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沉睡于古籍中的文字、活跃在历史中的人物“活起来”,以“时空交叠”的体验形式带领观众重回历史、重温经典。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由谭维维携手世界级非遗“南音”艺术家共同演绎的《百鸟归巢》,就是现代流行音乐与千年“音乐活化石”南音的完美结合,他们用现代音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提升了音乐的历史厚度、文化深度、质量高度,而且传统元素也将通过流行音乐的方式广为流传和吟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由动漫、影视、电视节目、流行音乐等方式重新呈现,既是文化的创新过程,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过程。当下流行音乐等因为“形式简洁、语言活泼生动、表达形式简单而深受青年人的普遍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经由动漫、影视、电视节目和流行音乐等形式活跃于荧屏之上,被广泛接受和传播,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普及度和知名度,进而促进年轻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研究和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当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字技术相融合、与现代文化相符合、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更具内涵、更受青睐的数字文化产品。让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方式、传播途径、呈现形式的创新,共铸中华文化新辉煌。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