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3月30日电(葛俊俊) 为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回应金融法治发展需求,3月30日,复旦大学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汇聚多学科力量,搭建的跨领域平台——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正式成立。
该研究院以建设国内金融法治研究领域的立法研究基地、理论创新高地、学科融合平台为目标,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作出积极贡献。研究院将通过整合复旦大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力量,形成交叉融合优势。聚焦金融法治发展前沿,推动校内外、国内外学者专家跨学科、跨领域交流,研究院致力于搭建金融界与法律界、实务界与学术界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引导更多专家学者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层面为金融法治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茆荣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孙辉,上海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红,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代表共建单位,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刘晓洪,共同为研究院成立揭牌。
会上,《中国金融法治前沿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作为研究院的首部重要成果,报告从理论视角展现了中国金融法治发展的特点,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法治发展的进程,展现了2019-2020年度中国金融法治发展成就,并对金融法治发展的美好愿景做出展望。
《报告》涵盖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和金融科技等多个研究领域,从立法、司法、监管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析,这份反映当前金融法治重点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的报告,紧扣发展的实践需要,以专题形式研究国内外相关金融法制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以期为建成符合中国国情、吸收国际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法治体系发挥智库功能。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季立刚表示,研究院希望通过《中国金融法治前沿报告》的持续出版,以及研究院网站和公众号的信息推送,全面反映中国金融法治发展的历程,满足金融法治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的需求,为关心金融法治建设的各界人士提供学术交流和探讨实践问题的平台。
据悉,研究院成立后将重点围绕举办学术活动、连续出版《中国金融法治前沿报告》、建设金融案例库、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围绕金融法治理论的前沿问题和司法实务中的重点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并积极培养跨学科高水平人才。(责编:葛俊俊、金煜纯)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