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理论研讨会在延安大学召开

时间:2021-04-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航 王清晨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王清晨)4月24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延安大学协办、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五届(2021)学术年会分会场专题研讨会在延安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等三十余所高校与科研单位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历史研究、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及其当代价值、延安整风与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建设、延安十三年与党的百年历史、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会议开幕式由延安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华主持。延安大学校长高子伟致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是我们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延安市社科界联合会党组书记马彦平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就是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每个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都有它特有的科学含义。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进行研究、提炼和归纳,延安精神被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他认为,延安精神是各个原生形态精神的升华,各个原生形态精神又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

研究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就是要把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相结合,从历史中借鉴经验,从精神中汲取力量,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念,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为文化事业的繁荣贡献力量。陕西省社科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建树在致辞中对延安大学落实并转化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第一,要在理论研究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第二,要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第三,要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第四,要在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主旨发言阶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新演讲的主题为《延安整风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他提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在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延安整风正式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极大地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并成为全党指导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全党的思想统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伟大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室主任贺新元作题为《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滋养》的主旨报告。他提出从延安精神的六个方面汲取养仰坚定且化信仰为奋斗精神;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且与人民心连心的精神;有科学理论指导且能善于理论创新的精神;能不断修正错误且能自我革命的精神;自力更生且能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能有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能力的精神。

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团结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理念的三重意蕴》的发言中讲到,践行为人民执政的理念,解决了为谁执政的问题;践行靠人民执政的理念,解决了靠谁执政的问题;践行人民民主执政的的理念,解决了如何执政的问题。

新疆大学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阮晔在题为《延安精神与新疆抗战》的主旨发言中,强调了新疆学院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镇、弘扬延安精神的圣地、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动员民众抗日爱国的阵地;探讨了新疆学院在弘扬延安精神、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引领思想潮流、在新疆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先河,播撒革命火种、培养第一批本土各民族进步青年,为新时期新疆高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启示。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琳在《延安整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的重要贡献》中分享了“延安整风是一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运动,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观点。她分析道:延安整风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人心,更加坚定化;延安整风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冲破教条,臻于科学化;延安整风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完成转型,实现中国化;延安整风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广泛传播,走向大众化。

作为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延安大学在校园用宣传展板板展示了学校关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与延安精神的研究与教学成果,包括人才培养、学术贡献和社会服务等内容。延安大学校长高子伟介绍,延安大学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制定了《加强延安精神教育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确立了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拓展了延安精神研究的领域,深化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形成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责编:李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