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5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并举行揭牌仪式,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同日举行。活动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00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绿色低碳技术与碳中和发展路径等热点开展交流研讨。
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施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控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不仅是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担当,也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自身发展需要,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推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对接新发展理念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碳中和发展研究院。
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定位于“碳中和”高端智库和“碳中和”技术促进,对内积极推动能源、环境、信息、管理和金融等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外广泛开展与政府、企业和国际各方的协同合作,实现基于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和官产学的有机结合,旨在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撑。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突出的跨学科优势、雄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合作经验,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服务于中国以及全球碳中和的能力,力争成为国内权威高端“碳中和”智库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中和”研究机构。
我们应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涵盖能源、经济、社会、文化、气候和环境等众多领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严峻挑战之下,我国必须加速推进面向碳中和的能源革命,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方面实现新跨越和新突破。
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在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上,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00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热点议题展开研讨。
在大会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苏义脑院士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为题发表演讲。苏义脑在发言中阐释了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变革的方向,并强调了开展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院士作了题为“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变革与上海交通大学相关研究”的主旨演讲。他前瞻性地展示了碳中和愿景下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介绍了碳中和发展研究院的定位、功能和发展方向。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研究员作了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低碳转型”的主题报告。周大地表示,能源电力的低碳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相比于整个能源行业,电力行业零碳化的紧迫性更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以“全国碳市场设计与未来发展”为题作了分享。张希良建议,我国应立足减排承诺、排放结构、市场化条件等国情,分阶段完善全国碳市场设计,充分发挥碳市场主体作用,开展碳市场与碳税两种政策工具协同实施的研究。
在大会嘉宾座谈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就碳中和目标下的技术、经济、政策、管理以及发展路线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座谈环节由黄震主持。与会嘉宾均表示,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有利于充分发挥上海交通大学学科优势、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组建国内一流的学术专家团队,促进多学科融合交叉和官产学协同,通过系统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致力于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责编:张雨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