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段丹洁)基因编辑、虚拟分身、数字永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如何以想象力描摹未来人类发展图景,以颠覆性洞见驱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6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
“今天的‘想象力’,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创造力’、后天的‘生产力’。”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表示,想象力存在于人类一切创新创造活动中,它植根于时代土壤、超越时代局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架设了桥梁。突破传统框架、整合全球资源,通过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搭建集研究、交流、科普于一体的平台,旨在吸引海内外青少年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畅想未来,让大胆设想变成改变世界与未来的巨作,推动时代前进、引领未来发展。
“胸怀世界、畅想未来、造福人类发展是当代年轻人的神圣使命。”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在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这个舞台上,青年要以学术创新力“敢闯敢试、引领未来”,催生颠覆性技术,产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鼓励青年自主定义问题、探索路径、开展研究、产出成果,以青年创造力“自主探索、把握未来”;以思想引领力“融通中外、共创未来”,不断贡献标识性成果、原创性理论、前瞻性洞见、变革性技术和建设性倡议,推动全球青年携手畅想、共同书写人类未来篇章。
会上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分别为:人类的起源演化、生命健康与未来形态,数字心智与自我孪生,科学与艺术,存在性风险与未来安全,社会变革与数字治理,价值体系与哲学转型,全球合作与智能共治,多主体决策与复杂冲突,太空探索与星际文明,文明冲突与共生机制。
据悉,研究院以青年学生为主体,通过探索未来人文、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议题,鼓励全球青年形成“学术理论的科幻片”式的理论成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与创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