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管理”青年跨学科论坛(第一期)在线举行

时间:2022-06-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查建国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6月1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合办的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管理”青年跨学科论坛(第一期)在线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杜刚教授发起和策划组织,共吸引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260余名师生在线观看和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军文,中国运筹学会医疗运作管理分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万国华分别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文钰主持。

会上,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赵林度教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牛奔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白瑞斌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论坛主旨报告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杜刚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教授马德浩、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楼雯分别作专题报告。五位专家分别从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视角切入,围绕数字化与智慧管理的相关问题,深入探讨了智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问题。

持续推动文理交叉、多学科交叉

朱军文表示,此次论坛对推动文理交叉、多学科交叉有重要意义,跨学科建设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推动“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为青年跨学科论文开了一个好头,论坛的议程设计、所邀请的专家都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万国华认为,管理学科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管理学科也更加交叉,此次论坛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科交叉发展乃至整个管理学科的交叉发展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次论坛涉及诸多学科,也是目前相对热门的话题,希望通过共同参与此次论坛,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能收获满满。

在主旨报告环节,赵林度以“数字供应链转型策略”为题,探讨了数字化供应链转型的路径。他提出,供应链转型的三个具体路径,分别是“技术+管理”与数字供应链、“平台+网络”与数字供应链和“数字+算法”与智慧供应链。他以“医疗供应链面板+智能看板”等为例说明了数字供应链技术创新,并分享了基于生态网络的数字供应链。他认为需要以“数据+算法”实现数据价值生成与数据价值实现,将数据价值转化为智慧供应链的服务价值,他还从客户画像、场景创造、服务融合和协同运营四个方面,介绍了数据价值生成与数据价值实现途径。提出以“虚拟集成+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健康数据银行拥有数据经营权,即决策经营权、有限使用权和收益权。

牛奔的报告以“基于群体智能的医疗辅助诊断方法与系统”为题,从研究背景、人工智能与群体智能、菌群优化与菌群特征选择算法、基于菌群优化的医疗辅助诊断和团队建设五个方面展示了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针对医疗大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牛奔确立了特征算法和分类算法的主攻关键,设计了新型的菌群特征选择算法,面向高维解决特征选择中最优特征组合的特征个数未知问题,并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构建半监督特征选择分类模型,以解决类别标记瓶颈问题,最后拓展新型菌群特征选择优化算法的应用范围,将其推广到求解大数据应用中涉及特征选择或特征降维的普遍性分类预测问题以及医疗辅助诊断中。

白瑞斌作了题为“诺丁汉智能医疗健康决策系统”的主旨报告,具体包含四个部分:团队介绍、远程诊疗流程问题背景及挑战、智能分诊及诊疗智能问答。白瑞斌介绍了复杂智能系统的构成和特征,提出涉及复杂离散系统的智能决策,希望做到即时感知、科学决策、高效运行和智能监管,面对问题具有的规模较大、约束复杂、多目标、不确定性等挑战,现有的方法存在一系列的局限性。以平安好医生在线智能辅助系统为例,他提炼出如何进行自动分诊,如何实现智能问答,以及如何进行多文档医疗诊断三个关键的学术问题,通过正则表达式进行智能的文本分类,结合数据驱动的方法,最终实现了与人类对话近似的效果。

杜刚对三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对赵林度教授的报告,杜刚以“体会深刻、感触很深”回应,提出在公平和效率间,选择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可以保障人人都能享有基本医疗资源和服务,借助新型工具(如网络和平台)可以实现医疗资源协同共享,研究具有高价值和高落地性。对牛奔教授的报告,他以“有新意、有深度”回应,并分享了自己对菌群算法的看法。听完白瑞斌教授的报告,杜刚认为其研究成果在高端医疗资源匮乏的背景下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落地性和实用性。

深入交流研讨展现前沿学术动向

在论坛专题报告环节,马德浩以“全民健身何以上升为国家战略?——基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为题作专题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贾利军进行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戴勇和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姚羽欣进行点评。

马德浩提出,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给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未来40年,中国的养老负担将迅速扩大,这就要求尽快构建国民健康促进体系。同时,我国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国民肥胖率上升,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下降,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隐忧。在此背景下,国家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今年又颁布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基于此,马德浩提出了体育健身投资的积极性、收益性和持久性,包括有利于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患病率,减少医疗支出,促进产业发展等。

楼雯的专题报告以“科学交流中个体行为的群体特征”为题,由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黄忠华进行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石庆玲和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丁珈进行点评。

楼雯从兴趣、工具、方法论、写作、发表等维度分析了个体在科研活动中呈现的群体特征、倾向、演变等。楼雯提出,研究者在个体和群体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兴趣是驱动科学前进的重要动力,她号召学者们保持热爱,做有灵魂的研究者。

论坛圆桌论坛环节由杜刚主持,多位教授围绕数字化转型与智能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论坛嘉宾进行了交流讨论,就企业数字化变革中企业、高校和政府如何准备,如何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有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建立中国学者跨学科的合作模式和合作平台、采用何种合作机制以便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影响力创造更好的机会等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

会议闭幕式上,吴文钰对跨学科交叉融合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论坛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作为前沿论坛,各位专家的报告展现了前沿学术动向。作为跨学科论坛,管理学、计算机、体育学、信息管理等学科的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文理跨学科的特性。作为有理论深度的会,与会专家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面向健康,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并直面问题,学以致用。同时,本次会议也是值得深入学习的会议,其他高校卓越的跨学科团队建设的案例对于促进我校跨学科团队建设有积极意义。吴文钰认为,跨学科研究大有可为,在当前数字化转型和智慧管理的大背景下,高校学者应该不负时代,直面问题。期待青年学者们,在“唯卓越方可立足”的理念指导下,做出更多有意义、有趣的研究。(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王晏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