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中国乡村振兴报告(2021)》发布

时间:2022-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段丹洁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7月31日,《中国乡村振兴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指导,华中师范大学组织研究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报告》聚焦过渡期开局之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就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扶贫资产管理与监督、提升村级治理水平和发展能力等开展专题分析和研究,阐明背景与形势,解读政策措施,介绍典型案例,分析困难和挑战,提出对策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汉文表示,在新阶段新征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突出的表现依然在“三农”领域和脱贫地区。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依然是脱贫地区面临的重大挑战。过渡期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对脱贫地区发展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的深刻把握,也体现了对脱贫地区发展进程的关心和支持。  

《报告》指出,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内在需要。2020年、2021年相关文件接续出台,就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的对象和范围、方式和程序、帮扶政策举措以及组织保障等作出明确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顶层设计。但是地方实践中仍然存在返贫风险变动性与差异性较大、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测量指标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不确定、农户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的灵敏度和有效性,形成符合各地实际的界定防返贫动态监测范围的指标体系,提升农民主体性发挥作用的空间。  

进入新发展阶段,巩固“三保障”成果和饮水安全是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民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在巩固“三保障”成果和饮水安全层面还存在义务教育软件投入重视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滞后、危房改造资金不足和农村饮水设施基础条件薄弱等问题,《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饮水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加大对乡村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动态做好重点群体的预警监测、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住房环境和质量。  

2021年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不断调整完善,形成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管理体制和“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教授刘杰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在领导与组织层面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相关制度安排和具体工作既要参考借鉴脱贫攻坚期间所积累形成的有益经验,又要根据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改革和创新。  

发布会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报告的发布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全面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对于各有关方面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积极参考价值。  

据悉,《中国乡村振兴报告》聚焦“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战略重点,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每年选定一个主题开展研究、编撰并公开出版。旨在记录各地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认识和把握其发展脉络和重要特征,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报告》既是对我国2021—2025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观察和记录,亦旨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制定和具体实践提供参考。(责编:张雨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