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总第4期)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时间:2023-03-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译心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译心)3月7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总第4期)”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主题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北京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在出席论坛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是要狠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二是要切实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系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三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地区协同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姚永玲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北京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为主题展开汇报。她详细地介绍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过程,核心区、中心区、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和生态涵养区五个空间模块在疏解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并对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做了进一步分析。她认为,外围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年均投资明显快于主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趋势明显,能源消耗强度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作为人口主要承载地,城市福利水平明显滞后,不利于进一步吸引人口和产业外迁。针对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尽管经济总量和增速都在增加,但减量发展任务艰巨、吸引外资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且消费方面受疫情影响较大。最后,姚永玲提出了在减量发展过程中保持核心要素聚集能力和弥补公共服务短板等对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杰对姚永玲教授的主报告进行点评总结,并提出了非首都功能疏解与高精尖产业体系的构建问题、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世界人才高地的建设,以及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区域均衡发展的三个未来值得思考的问题。

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平围绕京津冀协同创新,从高质量协同和指标设立两个维度理解协同创新。他认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应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强调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双链融合做好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衔接。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孙久文认为,第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已经完成,新一轮疏解要有序和集中,保证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重点建设雄安新区、通州城市副中心和天津滨海新区,形成三个新的增长点,焕发新活力。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所长欧阳慧提出了一小时生活圈的内涵与功能体系,并围绕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建设,分析了首都居民对休闲娱乐和运动康养的旺盛需求,指出目前存在生态休闲空间与人口空间不匹配问题,未来要推动城市休闲品质化发展,建设品质服务高地,推动人口—生活服务功能的协同疏解与构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从数字经济角度认为,数字经济是京津冀协同的又一机会窗口,但存在均衡度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各城市发展差距大等问题,要缩小京津冀区域发展速度的鸿沟、推动产业的低碳化转型、加强京津冀乡村地区数字基建。

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协同综合处副处长王昊介绍了北京市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强调了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经阶段,下一步以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为引领,促进环京地区通勤圈深度融合,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促进京津雄功能圈联动发展,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唱好京津“双城记”;加强节点城市产业圈的强链、补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