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聚智建设“双中心”

时间:2023-04-23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新华日报

4月18日,由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中共苏州市相城区委宣传部、相城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相城区委党校、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新华传媒智库协办的首场“寻策问道·社科沙龙”活动在相城区举行。会上,来自省、市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助力‘双中心’建设,推动相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交流,为相城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发挥参谋智囊作用,持续增强相城高质量发展竞争新优势。

打造“双中心”,是苏州市委赋予相城的光荣任务和使命,也是相城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新发展理念的主动实践和自我突破。去年9月,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相城工作,为相城下一步发展提出新目标:加快高铁新城建设,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把相城区建设成为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又一个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面对这一战略机遇,如何打造释放重大产业创新集群的内生动能,推动相城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如何充分发挥相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功能特点和分工优势?如何推动科技服务业为相城创新蓄势赋能?当天,专家学者们针对这些发展之问积极建言献策,开出“良方”。

立足区位优势

突破发展能级

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双中心”建设将更大程度放大相城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助力苏州更好更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苏州的区域地位与能级。不少与会专家对此发表了见解。

“随着通苏嘉甬高铁的建成通车,形成‘丰’字型空间结构,苏州高铁新城‘沟通南北、联动东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苏州大学教授、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认为,这种承上启下的中间区位使得相城作为技术转化中心相对其他区域更具有优势,转化的成本更低,转化的效率更高,可以发挥连接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的重要桥梁作用。

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宏看来,相城可以从切实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建设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现代科技服务业集聚着手,强化自身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苏州市域一体化中的核心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供需精准匹配,建设更加完善活跃高效的区域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体系,打造“研发创新在上海,生产制造在苏州”接轨高精尖技术的桥头堡。

夯实产业基础

构筑创新高地

“双中心”建设突破成势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做支撑。作为苏州十大板块中的后起之秀,相城近年来超前谋划、潜心布局,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关键增量”,在新赛道上实现“超车”,所斩获的成绩获得与会专家的认可与思考。

南京大学博导、兼职教授,《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程骅提出,相城要针对苏州市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布局,在推进创新集群、科技集群上梳理出自身的优势产业与产业链,有效促进与环太湖科创带、太湖新城的高位创新联动;推进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等产业的集群化融合发展;要积极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时关注并探寻介入苏州实验室知识与技术创新的途径,为打造国际前沿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探索。

苏州市委研究室原副主任钱洪明认为,必须处理好集聚要素与要素融合的关系,相城当前正处于从创新示范集聚到发展动能释放的关键时期,要用好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培育高端制造业。从实施路径上看,可以从招引更多有融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组建更多能使各类要素产生化学反应的创新联合体、拓展各类要素能够互生共生再生的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软实力同样是“双中心”建设的硬支撑。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陈清华介绍,相城接下来应当建立以数字文化为核心,创意设计和文化旅游产业为辅助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上中下游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实现文化和科技、传统和现代的深度融合,将相城区打造成为“千年元和塘”传承发展的动力源泉、“江南文化”品牌创新的文化地标、“产城融合”的样板区。

擦亮城市形象

凝聚建设合力

推进“双中心”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定位”变成“地位”的过程中,相城还需要在精细处发力,不断完善城市配套,擦亮城市形象,让一个可观可感的新相城跃然眼前,从而更好地凝聚建设合力。

“要打造枢纽中心,就需要大流量的汇聚融合,让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再次感到被接纳和尊重,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更是需要多元文化融合。”苏州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温波建议,融合包容与“双中心”所需要的文化高度匹配,要放大融合包容的相城文化名片,同时提升边界和窗口地带的交通和形象。

“枢纽就是要给各种要素的流通提供基础,而如果没有城区,要素也无法聚集,因此两个中心应该是互为基础、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关系。”苏州市社科院院长王俊认为,要让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短期内形成人气,需要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在商业、休闲、教育上完善配套,打造知识旅游空间,吸引更多的年轻人集聚,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双中心’的蓝图已经开始绘就,在传播当中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要围绕着建设怎样的‘双中心’,怎样建设好‘双中心’展开解读。”苏州新闻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波建议从厘清发展历史逻辑、挖掘相城成长基因、找准相城人精神向度、提炼实践价值等层面着手,讲好“双中心”建设故事,推介新时代相城形象。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