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第二届体育传播广州论坛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

时间:2023-06-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想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5月20日,第二届体育传播广州论坛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体育传播广州论坛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广州体育学院共同发起主办,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传媒学院承办。

广州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米银俊、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张育方出席开幕式,米银俊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同学们表示诚挚欢迎,向支持关心传媒学院建设的新闻传播教育界的专家表示感谢。当前,广州体育学院致力于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以申博为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广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从毛泽东体育运动相关资料记载切入,讲述毛泽东与《新青年》的结缘,概述《体育之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一百年来《体育之研究》的出版与传播。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岭涛认为,“全现场”既是体育赛事传播的趋势,也是一种理念。它旨在彻底改变传统体育赛事传播忽视受众的做法,适应受众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趋势,以受众为体育赛事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受众真正成为体育赛事传播的主体。李岭涛分析了体育赛事传播发展的压力与动力,从时间、空间、主体、效能四个维度解析如何达成体育赛事传播的全现场。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廖圣清以《舆论季刊》《国际舆论研究》两本重要的舆论研究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首次从“谁在研究”“研究了什么”“如何研究”“为什么研究”四个方面,全面探讨新近20年国际舆论研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黄楚新畅谈《以深度融合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系统阐述了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发展机遇、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趋势。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石磊强调了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体育文化为体育强国建设凝心聚力;分析了我国体育文化与国际传播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就加强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出对策,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拓展国际传播渠道。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赵泓分享了针对民国时期报纸健康传播的研究,认为,《广州民国日报》副刊传播健康知识,打破民众的封建观念和错误认知,并引导民众建立权利与责任意识。《越华报》健康传播紧贴社会和民生,语言力求贴近人民群众,内容选择由浅至深,与读者积极互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朱颖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应利用好情感,抢占话语权;根据赛事特点和受众喜好倾向,选择传播形式;提高采用情感共鸣和价值共享为特征的传播方式的比例;重新抢占公众注意力,提升官方话语权的影响力。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传媒学院教授肖灵建议,要加大中国女排精神的传播力度,通过优化“女排精神”议题设置、丰富女排精神议题设置内容、创新女排精神议题设置方式,来扩大受众范围,浓厚传播氛围,不断提升中国女排精神的传播效能。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晋升论述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的现实背景和新特点,分析当前网络信息内容生态失衡的表现和原因,提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的路径。

下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院长论坛召开,4个会场的分会场报告也同步进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