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从大流量到正能量——‘数字思政’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

时间:2023-06-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赵徐州 曾江 翟元平 陈彧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曾江 通讯员 翟元平 陈彧)6月18日,“从大流量到正能量——‘数字思政’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大学举行。

会议围绕推进数字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变革、构建数字思政育人体系等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持续深入,促进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塑造思政教育新形态,助力提升数字素养、赋能思政教研,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西华大学党委宣传部、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力分别以《关于“数字思政”的局限与突破》《技术化卷入、数字焦虑与主体性建构》《思政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与西华实践》为题,围绕“数字思政”创新发展作了主旨报告。

冯刚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都受数字化环境的深刻影响,数字与人、数字与文化的关系都值得深刻反思。当从“道”的层面反思数字技术的社会影响,而不只是从“术”的角度理解数字技术的价值时,可以发现数字技术凸显了工具理性、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数字技术背后的工具理性的基本逻辑是数学逻辑、效率逻辑、功用逻辑。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必然,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效率,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供现实依据。“数字思政”的现实运用,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空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变革。在探讨“数字思政”的理论问题时,需要注意“数字思政”内涵界定清晰,外延不泛化。

吴满意提出,在当今的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数字焦虑成为了普遍现象。导致数字焦虑的原因是多样的,数字过载、信息不对称、竞争性内卷等都会导致人们的数字焦虑。数字焦虑的本质是主体身体、心理被计算,被算法规则所牵引。数字焦虑是大数据时代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常态化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新的主体性建构,要正确处理好“大流量”到“正能量”的关系,强化观察思考和行为选择。

张力认为,思政数字化转型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所需,要在数字化思政场域构建、数字化思政资源集成、师生数字素养培育、数字化思政评价等四个方面着力,进行思政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他结合西华大学“西华易班”数字思政平台建设基础,探讨了学校在数字化运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思政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基于真实高校校园场景与师生大样本的思政数字化转型案例。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数字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是一场全员、全时、全程、全息、全方位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行动。我们需要加强数字思政能力体系建设,提升解码编码的“码力”和“算力”,生成向上向善的牵引力,以全息性融入与集成式表达,影响与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共同推进网络空间数字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分享了自己关于“数字思政”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