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时间:2024-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班晓悦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班晓悦)8月31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历史、理论与实践》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来自国内2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出版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建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表示,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就是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借鉴吸收各国经验,构建中国自主的国家安全学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作为北大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牵头单位,国际关系学院要着眼于长远,打好基础,为全国学术同行提供公共产品,要厘清学科的内涵与边界,提出本学科基本的研究范式,要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表示,国际关系学院2022年成立国家安全学系以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本次新书发布是对中外国家安全理论研究的梳理总结,希望对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的概念界定、理论建构和方法应用有所贡献。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初晓波认为,国家安全学的学科特性决定其必须面对复杂时代、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希望学院将该领域学术优势转化为智库研究的优势,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表示,国家安全学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是国家学科建设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程,未来要以此为抓手,全面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加快形成国家安全学学术共同体,为国家安全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夯实学科基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校长程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切实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国家安全精神贯彻到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二是树立国家安全和风险问题紧密相关意识,坚持以风险问题为导向;三是勇于开拓创新,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

新书发布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康涛主持。他谈到,2024年是北京大学学科质量年,新书的发布恰逢其时,是配合和服务北京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服务国家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旨在助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期待以后有更多机会与专家学者深化学术合作交流,探讨前沿问题,推动学术进步,共享学术成果。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于铁军在主编发言环节表示,国家安全学学科在国内外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应运而生,具有很大的开拓性,希望国家安全学学术共同体群策群力,为推动中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尽微薄之力。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