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8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前沿大讲堂”第三讲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应邀主讲“纳米材料与技术赋能产业经济,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活动由机关党委有关负责同志主持。院属各单位科研骨干、青年代表共180余人聆听了报告。
赵宇亮详细介绍了纳米科技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医药健康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阐述了中国纳米科技发展态势,分析了我国存在哪些“卡脖子”技术及其存在原因和突破途径,讲述了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为国家科技创新补短板”的独特使命,并从世界科技产业革命发展史的高度对我国科技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他表示,纳米科技无处不在,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层技术。纳米科技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研究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纳米科技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领跑全球,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学前沿大讲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举办,旨在通过邀请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权威专家、科技工作者来我院作讲座,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深度融合,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引导我院学者更好站在时代制高点上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