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朱羿)9月14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论坛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力。
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主任安俊堂表示,立足新时代、面对新使命,思政工作者必须以创新为帆、以实干为桨,在理论的深海中破浪、在实践的沃土中深耕,做引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擎旗者”、做开创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新局的“赋能者”、做秉承教育家精神的“躬耕者”。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以“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主题,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时代新人培育、社会文化发展、教育强国建设以及治党治国实践中的作用。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以“以南梁精神为陇原学子培根铸魂”为主题,解读了南梁精神“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丰富内涵。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骆郁廷以“如何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为主题,指出思想引领力包括思想创造力、思想传播力、思想疏导力、思想执行力,并提出了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具体路径。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树荫以“立德树人”为主题,重点阐释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他表示,不能把“德”简单地等同于道德,“德”的内涵主要有三方面,分别为政治、道德和法治,不只是政治,只有把“德”和“法”都落实好,社会主义接班人才算合格。兰州大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院院长王学俭作了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具有鲜明综合型、交叉性、应用型等突出学科特质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多元化存在、多样式构成、多层次互动的综合教育系统,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在其不容忽视的复杂性之下努力在认知、融合、协同、方法、教师队伍构成以及评价六个方面下功夫,加强改革创新,始终坚持党对思政工作的领导,始终明确新时代思政工作的工作方向。
在两场分论坛研讨环节,来自25余所高校的与会专家聚焦“学生思政工作”与“思政理论与实践”两大核心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
论坛由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兰州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