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8日,《智库理论与实践》创刊号首发式暨智库建设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黄向阳、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以及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张凤出席首发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智库专家学者出席首发式。会议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期刊主编刘细文主持。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周德进局长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创办表示衷心祝贺,对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母校南京大学联合努力表示高度肯定。周德进局长宣读中科院白春礼院长的创刊寄语,希望贵刊面向国家新型智库的需求,探索解决新型智库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方案,成为支撑我国智库发展的智库。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黄向阳主任代表期刊主办单位之一致辞。他对与会嘉宾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智库理论与实践》出版表示衷心祝贺。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中科院四个“率先行动”之一背景下,《智库理论与实践》实现与南京大学强强联合,经过一年紧密筹备和竞争性赛跑,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智库理论与实践》得到了中科院白春礼院长和李静海副院长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海内外同仁的大力支持。希望期刊立足前瞻性、针对性和储备性研究,吸引越来越多的智库学术界专家分享学术见解、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成为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我国新型智库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代表期刊第二主办单位致辞。朱庆葆副书记表示,南京大学与中科院用有深厚的合作发展渊源。南京大学提出学科建设驱动和新型智库建设驱动的“双力驱动”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思路,并倡导面向需求、问题导向的协同创新的智库运行模式。期望通过《智库研究与实践》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强顶层设计,使我国智库建设与发展上水平、上台阶,成为智库研究的高端平台和学术高地,提升中国智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张凤副院长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的创刊表示祝贺。她介绍了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祝愿新刊在智库研究中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发展和中科院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作出贡献,成为智库研究的知名品牌。
随后,期刊编辑部核心领导团队介绍期刊发展的各项关键问题。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期刊副主编孙建军阐述了期刊定位、智库类刊物出版的意义。孙建军院长表示,智库建设首先要注重前瞻性,依托强大的机构资源和评审资源等;期刊运营要体现理论、实践和成果三位一体;智库研究要重视理论发展先进性与中国特色人文科学发展理论基础,与政府需求关联关系,突出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实现中国价值与中国规范。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编辑出版中心主任、期刊执行副主编初景利从刊名、定位、内容和出版规范特色介绍了期刊的创刊背景与未来发展规划。初景利主任介绍了与南京大学合作的机缘,感谢各界同仁对贵刊诞生的积极贡献。此外,期刊采用国际一流的办刊理念和技术,包括结构化文摘、纸版免费、OA开放,读者能第一时间获取全文。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期刊副主编张志强介绍了2016年期刊选题计划。他表示,期刊是否办好最关键的是组织到高水平的文章。欢迎国内外智库同仁不吝将研究成果、实践经验撰稿、赐稿,使其尽快成为智库研究的旗舰刊物。
《智库理论与实践》是我国第一份专注于智库研究的学术期刊,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国家级的文献情报服务机构,在科技战略研究领域具有多年的研究积累与学科优势,在支撑国家的科技战略规划、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决策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心拥有并创办18种学术期刊;第二主办单位南京大学,提出学科建设驱动和新型智库建设驱动的“双力驱动”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思路,并倡导面向需求,问题导向的协同创新的智库运行模式。希望能通过智库理论与实践研究,扩大中国智库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成为中国智库研究的高端平台和学术高地。
(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