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科研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上海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会暨《2017年上海经济蓝皮书》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
发布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皮书主编沈开艳研究员介绍了《2017年上海经济蓝皮书》的选题由来,她指出“补短板”是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心,因此把2017年上海经济发展报告的主题确定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沈开艳认为该书的核心观点主要涉及供给侧改革、制度创新和企业改革这三方面内容。沈开艳重点介绍了供给侧改革部分,指出在“三去一降一补”中,上海在去产能方面重在推动新产能落地,去库存仅表现在部分区域,去杠杆问题并不突出,最突出的问题是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源头上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弥补创新和民生短板,同时充分利用建设自由贸易区和全球科创中心的契机,增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培育有效供给和高端供给,适应上海转型升级和增长动能转换的需要。在制度创新方面,沈开艳强调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高标准之间还存在较大落差,开放度、便利度和透明性等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企业改革方面,沈开艳认为提升国资投资运营能力是上海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进一步优化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监管体系,实施分类监管。
会上,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研究员作了2017年上海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张兆安研究员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 2016 年上海经济发展的概况,他指出上海去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稳”上面,分别是增长比较稳、就业比较稳、基础比较稳,总体而言是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关于上海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张兆安提出了七个要点:第一,上海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即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第二,上海发展的主线是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和“转型”是其核心;第三,上海的产业结构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第四,上海的产业支撑实质上是基于“两轮驱动”,即服务业和制造业共同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第五,从“十二五”规划开始,上海的板块由两大板块变成四大板块,分别是浦东新区、中心城区及拓展区、郊区、崇明区;第六,上海区域发展的亮点要关注四个区域,分别是世博会后的场地、迪士尼、虹桥商业区、郊区新城建设;第七,高度关注上海两个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即自贸区和科创中心建设。张兆安研究员同时指出,上海目前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创新这四大压力。他还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上海应减少对投资业、房地产业、重化工业、传统制造业这四个产业的依赖,并守住人口、土地、环境、安全四条底线。
上海社科院科研处处长邵建主持此次发布会,经济研究所全体人员和多家知名媒体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