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王珩: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01摘要[目的/意义]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校智库具有战略意义,既顺应了全球智库发展的潮流,又符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需求。[方法/过程] 对浙江省29 家高校智库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建设基础扎实、优势明显;高校与智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发挥,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智库国际化、特色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明显,同时也存在认识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机制不全等问题。[结果/结论] 建议通过理念创新、能力创新、学科创新和制度创新。明晰高校智库建设定位,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打造特色学科,完善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智库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文章目录及要点
1 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1.1 从全球范围看,新一轮高校智库建设的热潮正在兴起
1.2 从国内来看,高校智库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迫在眉睫。2013 年被称为“智库年”,国家领导人先后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校新型智库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各类智库表现活跃,新一轮现代智库建设的风潮扑面而来。
1.3 从浙江省智库建设状况看,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浙江省智库建设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智库萌芽期。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到20 世纪80 年代,智库成长期。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后,智库进入多元化发展期。第四阶段,21 世纪后,智库迎来新的机遇期。
2 浙江省高校智库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2.1 浙江省高校智库建设基础扎实,优势明显
2.2 高校智库发挥了资政建言、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功能,成效显著
2.3 高校智库国际化、特色化趋势强劲,传播能力较强
浙江高校智库国际化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国际协同。二是举办国际会议或论坛。三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3 加强高校智库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3.1 理念创新是前提,社会各界要明晰对高校智库的认识,高校智库对自身要有准确定位,处理好几对关系
注意处理好三对关系:高校与智库、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
3.2 学科创新是基础,要完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3.3 能力创新是关键,要提升高校智库研究能力,加强成果转化
3.4 机制创新是保障,要创立高校智库“学科特区”,健全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能适应和推进智库国际化发展的评价与奖励制度,。二是建立与国际化、智库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学术竞争机制与考核机制,督促智库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三是建立相对灵活的人事制度,为引进高质量智库人才,应突破常规体制,用好“旋转门”机制,加强智库专门人才培养,建立人才梯队和招聘信息网络,加强智库管理和运营人员的培养。四是加大投入,完善财务制度。
此外,建设高校智库不仅需要智库自身大力提高素质和研究水平,更需要主管部门、决策部门自觉重视智库研究在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