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林凌:着力实施“四个优先”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时间:2020-12-0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林凌 刘辉

导读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南是农业大省,如何确保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湖南日报》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林凌 刘辉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要求,推动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大力实施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湘”字号农业品牌影响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我省乡村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据2017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湖南人均耕地面积仅0.91亩,只占全国人均耕地(1.46亩)的62.30%,耕地供需矛盾突出;2019年湖南粮食种植面积4616.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31.5千公顷,对乡村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还未完善,导致一二三产业融合不足;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品牌效应不强;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大,人才引进力度不强等。鉴于此,我省应着力实施“四个优先”,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优先严守耕地红线底线,夯实乡村产业兴旺基础

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确保商品粮产业带基本农田面积,保障特色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用地。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严格监管,保障粮食播种面积,引导一年两熟以上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至少生产一季粮食;产销平衡区应保证粮食基本自给;主销区应明确粮食种植面积底线,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

加大耕地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耕地整治,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做到“藏粮于地”。

优先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助力乡村产业高效融合

加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广有机肥与生物农药;遴选推广绿色环保、节本高效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应用水平;加快农村污水处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安全利用方面技术创新突破。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连栋大棚、智能温室、绿色栽培和适合水旱作物复种轮作、鱼鸭稻共生的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农业设施的档次水平,形成一批规模较大、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效设施农业基地,提升农产品绿色种养效益;注重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植入生态、绿色元素,积极打造地方优势特色产业。

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引导其向绿色农产品生产与精深加工、绿色休闲农业与生态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延伸。

优先打造农业品牌,保障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品牌战略定位。基于粮、油、茶、猪、果等“大而优”产业,打造世界级“湘”字号农业品牌;基于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构建“湘味农产品,香飘百姓家”为主题的湖南现代农业品牌体系;基于区域传统优势产业,带动县域农业品牌发展。

构建农业品牌新格局。立足我省各地产业基础,科学布局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四大农业板块,打造设施农业品牌、湖区农业品牌、特色农业品牌和生态农业品牌。

加快推动品牌资源融合。科学界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互利”原则整合农业品牌资源,形成品牌集群与产业联盟,共享品牌发展收益。

优先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支撑

健全财政保障制度。推动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广农业项目PPP模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力度;加大涉农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税收减免等政策力度。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支持农业产业链核心企业上市,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引导银行依托核心企业,为农业产业链主体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上下游企业和农户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特色保险产品,支持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完善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下乡返乡政策。强化对乡村公共事业基本预算的保障,以各项职能业务有效开展为基础,保证基层工作人员有业可为;建立基层在岗补助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均为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12月9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