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董晓波:依托人才强国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2-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董晓波

当今世界,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之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随着人才强国战略体系和相关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战略重点和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相关工作,有利于扎实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当前,我们要从支撑生产力提升的要素资源框架中,通盘考虑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凝聚共识、统一行动,努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战略支撑。

  为新时代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技术本身并不等同于生产力,技术只有与人的劳动相结合、为劳动者所掌握,才能成为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只有表现为劳动的生产力,才是真正的生产力。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在于充分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积极推动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新技术与广大劳动者相结合,坚持人民至上,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目标。

  人才强国建设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新质生产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现有生产力的跃升,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人才强国建设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来讲,新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能够起到引领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在新的生产要素集合当中,富含创新能力、锐意进取的各类领军人才尤为关键,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可以吸引和留住大量的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切实推动生产力发展水平加快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实现新的跃升。各类人才同时也是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的主力军、生力军和基础要素,人才带动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质提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人才强国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人才强国建设是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不断突破桎梏和束缚,大力促进和发展生产力。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新兴产业对于高技能、高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传统产业也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中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迫切的任务,需要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使人才更好地适应产业升级的趋势。首先,人才强国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聚焦重点领域,如制造业、乡村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这有助于推动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有力保障。其次,人才强国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领域得到发展。同时,我国加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第三,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我国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支持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为我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深化人才体系改革,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基础

  人才强国建设是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加强人才强国建设,才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高校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突出高精尖导向,培养造就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具体而言:一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特别是在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要加大研究和教育的投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此来影响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符合学科交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备科技背景、熟悉市场运作、掌握企业管理技能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五是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提升他们的全球竞争力。

  第二,要完善人才管理和评价体制,树立新的人才观。

  人才评价和管理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现代国家人才基础的基本前提。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和评价体制,树立新的人才观。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形势下,要坚定不移向人才、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要核心竞争力,让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方能不断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一是以专业特点和职业要求为基础,对不同领域人才实施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对于技术革新产生的新兴领域和新兴职业,要加快新兴职业领域人才评价标准开发工作,与时俱进动态调整评价标准。二是加快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和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区分研究领域和细分方向,建立以同行评价为主、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为辅的学术评价机制,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同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的具体特征和行业发展规律,制定“柔性”和“弹性”的评价考核周期,减少“一刀切”的片面考核标准,设置科学的考核要求和学术激励政策,克服评价考核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

  第三,吸引集聚顶尖创新人才是夯实人才基础的重要手段。

  顶尖创新人才的引进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方法,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要拓宽创新人才的引进渠道、方式和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会聚全球人才资源。在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一方面,应根据我国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国际人才竞争战略,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为我国的人才基础提供重要补充;另一方面,要创新引才制度,促进人才、资本和电子交易的国际化和便利化,为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潜力提供广阔平台。此外,要加强创新人才的跨界引进,为新质生产力增添人才活力。通过对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人才引进,打破学科壁垒、领域隔阂、行业藩篱,引进一批具有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尤其要加强对跨国、跨地区、跨文化的创新人才的引进,打破国家边界、地域限制、文化障碍。提高人才流动的效率,促进人才资源的畅通流动,吸引全球高水平创新人才。

  总之,人才强国建设是支撑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亟须赋予生产力更多的人才支撑、科技含量和创新内涵,方能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与持久动力。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刻认识人才的内涵特征以及新时代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需要强化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引领驱动作用,打造爱才重才育才成才的优良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切实地把各类优秀人才充分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2023JSJYDJ2038)、2023—2025年度南京师范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外语课程思政研究”(DS2023A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教授、博导)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