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湖南经视观察】直击祁东县并村:让1+1大于2

时间:2015-11-12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经视观察




【湖南经视观察】直击祁东县并村:让1+1大于2(图1)

大观,深察,用有温度的发现回应时代的嬗变。今天继续关注我省乡镇区划调整的系列报道。村头的大树,村里的老井,这是很多人对家乡的念想。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中,村是最基层的组织。一个个村庄就像一个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我们的社会肌体才会更有发展动力。这次区划调整,将合并一些人口数量少,资源分散,发展滞后的行政村。但并村,不是简单地两个或多个村进行机械相加,而是要根据地形、资源、人口、历史渊源等因素进行重新组合,让新的村庄形成聚力,创造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并村后,新的村名怎么定,村部选在哪里,而村干部是沿用旧人还是启用新人,这些都是并村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化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衡阳市的祁东县去看一看。

【湖南经视观察】直击祁东县并村:让1+1大于2(图2)

祁东县白地市镇流泉町村挂牌仪式。(热闹场景)

秋风暖阳中,祁东县并村后的第一大村流泉町新村,拉开了挂牌仪式的帷幕。现场搬着自家板凳来看热闹的村民原属于四个村:流泉町、灌渡桥、元木冲、上岸塘。现在四个村合并成为流泉町新村,人口6293人,成为祁东县的第一大村。

56岁的刘欢生成为了新任村支书,他在当地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头顶着全国劳模荣誉,手握着养猪专业技能,他带出了很多“徒弟”。这次四个村的合并,他也是最积极的推手。

祁东县白地市镇流泉町村村支书  刘欢生: 并村太有必要了,以前村子小,很多事情办不成。比如修路,地皮各不相让就造成了很多“断头路”,还有修水渠,都办不成。

两年前,元木冲村计划修一条水泥路通往镇上。途中的一段要占用流泉町村的田土,由于在补偿价格上没有谈妥,最终路没有修成。村民们至今出行还是踩着这一尺宽的田埂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并村后,这些田土成为一个村的资产,修路的障碍自然就没了。

这一边是流泉町的,那一边就是元木冲的,原来各不相让,现在成为一个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所以我计划要尽快把路修了,因为田土好解决了。

祁东县并村,大部分都是两村、三村合并,像流泉町这样四村合并的例子成为了特例。除了地缘相近,合并因素中关键一环是产业。在刘欢生的带动下,这四个村已经有生猪养殖户283户,年出栏生猪4万头,产值8千万元。

祁东县白地市镇党委书记 陈一江 最开始我们也是想两村合并 ,风险小一点,最后还是决定要四村合并。因为这四个村原来都有生猪养殖的 基础,合并后,就成为我们祁东县的养殖第一村,更利于它产业 的发展。这几天,刘欢生经常往养殖大户的家里跑。他要查看的是养殖环境和粪便处理。村子大了,刘欢生希望带动其他养殖户一起向生态养殖转型。不光要赚钱致富 ,还要把村里的环境保护好。

祁东县白地市镇流泉町村村支书  刘欢生 我的设想,养猪还是我们的第一产业,并村后,我想选个地方,集中基地,统一规划。养殖户愿意养猪的都 在同一区域里养,这样就方便管理,也方便环境保护。

当刘欢生在谋划生猪产业新方向时,5公里外的蔬菜大户李忠明,也尝到了并村后带来的“甜头”。43岁的他在广东做了十五年蔬菜生意,去年他把产业落户老家祁东。并村之前,他流转2000亩土地要跟六个村打交道。而就在并村启动后的9月份,他在一个村里就流转了1000亩地。这样明显的对比,让他感触很深。

【湖南经视观察】直击祁东县并村:让1+1大于2(图3)

祁东县蔬菜大户  李忠明 这个对比效果太明显了,以前可能需要跟六个村谈,现在只要跟一两个村谈。可以这样说,并村后,我原来计划五年完成的任务两三年时间就可以完成了。时间就是效率,就是利润啊。合并后的流泉町村成为了祁东县的第一大村,县委书记雷高飞特意赶来为新村揭牌。他在祁东工作了八年,这个农业大县的情况他烂熟于心。产业并村,是这次全县并村过程中他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祁东县委书记 雷高飞 其实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并村,通过产业并村就能带动老百姓致富,并村可以整合原来稀散的资源,增强行政机构的服务效率,一句话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大的实惠。

并村的目的就是让广大的农村,产业得到发展,治理机构得以瘦身,服务效率得到提高。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就会有清晰的对比。(大数据)目前,全省共有建制村41478个,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我省土地面积排第10位,人口数量排第7位,而建制村数量排第5位,高于周边省份。一句话,就是村子多了,村子小了,不利于发展,并村势在必行。但是并村不是简单的1加1等于2的数学题目,它涉及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有哪些问题呢?一起来听听我们深入采访一线的记者冷足备怎么说。

【记者讲述】(边走边说)好的,我这次调查采访的是衡阳市祁东县的白地市镇,在并村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新村名如何定,新村部如何选址,村干部人选等等。以流泉町新村为例,(四个地图并拢) 它由原来的流泉町、灌渡桥、元木冲、上岸塘四个村合并而成,原来每个村有四名村干部,根据组织部门的规定,2017年村级换届选举后,这个祁东第一大村将保留9名村干部。新的班子谁来当“班长”呢?为了这个人选,当地可是动了一番脑筋,(抠像)最后,56岁的刘欢生脱颖而出。他是全国劳模,也是当地养猪产业的带头人。

祁东县白地市镇流泉町村村支书  刘欢生 我将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继续发展我们的生猪产业,油茶产业

在村民们的热望中,刘欢生发表了上任后的第一份“施政纲领”。作为当地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早在十年前就有人提议他出来担任村干部,被他拒绝了。这次并村后,镇党委书记陈一江三番两次上门做工作,终于把他请出山来。

记者:之前请你你不愿意,而这次并村后你愿意出来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刘欢生:以前我就想搞自己的,当时村里也没多少事,大家干的很好。现在村子大了,产业更重要了,我想我自己这么多年得了这么多荣誉,也应该为大家做点事。

并村前,原来四个村共有十六名村干部,合并之后,除了到年龄退休的老同志,还有12名村干部进入了临时工作委员会。新村的村支书到底由谁来担任,大家心里都打鼓,村民们也有各种声音。最后,是陈一江想出了点子,让刘欢生出山。

祁东县白地市镇党委书记 陈一江 谁来当书记这是个问题,刘欢生是产业带头人,这次并村要突出的就是村里的发展。原来的村干部,年龄老化,技能单一,知识结构也欠缺,无法适应新的工作。他出来,就体现的是我们要实现能人治村,贤人治村。

祁东县白地市镇原灌渡桥村村支书  王双寿

记者:刘欢生出来是不是避免了很多人事上的矛盾?

王:是的,他在我们这个地方威信很高。他出来,大家就都服,没有空话讲。

并村之前,灌渡桥是白地市镇最大的村,拥有1900人。这次合并,部分村民认为应该沿用灌渡桥的名字。意见始终无法统一,村干部只能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最后新村沿用流泉町作名字。老村名没保住,在灌渡桥担任了17年村支书的王双寿,遭受了很多村民指责。

祁东县白地市镇原灌渡桥村村支书  王双寿 灌渡桥这个名字有历史,大家也有感情了,很多村民对我意见很大,说我无能,连名字都保不住。

记者:后来怎么说服大家的?

王:就是反复做工作,告诉他们流泉町是全国文明村,保留这个名字有利于去争取项目,对村里有好处。(就是要保留这个金字招牌)是的。

灌渡桥的村部,五年前才翻修。过去村里的大事,都在这里决定。王双寿都记不清自己进出过多少次了,最近来开门,心情格外复杂。并村后村子变大了,村民们都希望新村部离自家门口近。选任何一个旧村部都有反对意见。最后,大家决定在居中的位置新建村部,原来的村部保留作为村民活动中心。

经视观察记者  冷足备

在这次并村过程中,村部所在地是村民们普遍关心的另一个问题,而选择的标准就是要方便村民办事。我身后的这一块地方就是流泉町村选定的新村部,它是原来四个村的地理中心,距离最远的村民家里也只有不到一公里。

新的村部待建,刘欢生暂时只能在家里办公。他将要做的事情一 一罗列,共有28项之多,从修路到饮水工程,事无巨细全都记载。上任第二天,新村临时工作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原来分属于四个村的村干部们,现在要在一个屋檐下议事,感觉很新鲜,气氛也有点微妙。刘欢生安排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全村情况摸底。

刘欢生拉着镇党委书记陈一江一起进村摸底。当统计出全村还有735户没有用上自来水,他的干劲一下上来了,当即承诺,上任第一件要解决的事就是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刘欢生:如果两年之内没有解决,我就下台。

陈一江:两年时间是不是有点长?

刘:那还是要点时间的,涉及的人有这么多。

村民:哈哈,可以可以。

在村民们的期盼中,刘欢生的“村官”生涯正式开始了。祁东县是这次并村工作行动最迅速的地区,历时两个月,全县减少543个建制村,精简幅度为64.7%。祁东的并村工作已经入后续收尾阶段,而全省的并村工作正在拉开大幕。

【记者讲述】这次全省乡镇区划调整,由省民政厅等多家单位组成的调研组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摸底调查,制定出了详细的指标分解表。(板子)全省的建制村将在原有的41478个基础上减少到16069个,调整比例达到了38.74%,预计2016年年底完成任务。

省民政厅地名规划处处长 艾天福

可以说,这次并村涉及到了全省范围,无死角,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预期的效果,就是我们的村子面积与人口规模能形成匹配,让服务更加精准,让产业越并越强,让农民越并越富。

这次并村工作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可以说,跟我们每一位三湘儿女都息息相关。记者告诉我,在这次采访过程中,有一部分村民表示对原有的村子很有感情,对并村不是很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请教专家,为什么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要对现有的建制村进行合并呢?

【专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肖卫

并村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不适应农村发展的情况:一是村级面积太小,不利于土地流转,阻碍了产业的扩大。农业成本高了,产业就上不去。二是农村空心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村甚至只有几十人上百人,并村就是让村子规模变大,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

【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新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占斌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资源向城市转移,会造成农村人口的流失, 出现空心村的现象,因此,一些村庄因此就消失了。根据形势的发展,来调整村庄规模,适当合并一些小村庄,我觉得这是与时俱进的行动。

谢谢专家,并村是为了农村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并村却牵涉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拆筋动骨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大手术”,为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农村展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那么,在并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湖南经视观察】直击祁东县并村:让1+1大于2(图4)

【专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肖卫

要注意的问题,实际上省里面的文件已经提出了几个不变:农村的产权不变,经营制度不变。这一块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的,比如我这个村原有一片山林,现在合并了,那这片山林是不是新村共有财产呢?不是的,根据规定,这片山林还是属于原来的那些人。所以明确了村级财产的产权,才不会出现冲突。我想只要上级主管部门很好的引导,这是能避免矛盾的。

【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新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占斌

一些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保留的很好的村庄要进行有意识的保留下来。这些村庄要通过农家乐等旅游形式进行开发保护,这样在合并的过程中就避免一刀切。

这次全省乡镇区划调整和并村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对我省的地理版图进行重新划分,而是要在调整合并中挖掘出更多的发展潜力,释放出发展红利。让我们对家乡的念想不仅仅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是让山更青,水更绿,乡愁更绵长。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经视观察,再见。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